《月》这本书,一出版便在第一时刻买了回来,内心期待。然而,买回后,就一直放在存放心爱的书物的木书桌里。不知道是因为上学没有完整的一整块时间来看它,还是因为期待已久后的到来,使内心存在某种轻微对未知的恐惧感。一段时间后,终于在一个阴雨天的下午,跪坐在地上,背靠着床,用一种舒适的姿态读完它。关掉电灯,走到窗前,屋后是一片废弃的田野,呼呼的野风吹打脸庞,此刻无比舒畅。
我是在05年夏末接触安妮,先后是《八月未央》与《告别微安》。06年年尾买来《莲花》。就在那时我终于是确定了自己所喜欢的这个作者。此后便开始在期待她的书。
当然,所爱有先后。相对于《莲花》以前的书,我更喜欢她最近三本。《莲花》《素年锦时》《月》。
安妮对我的生活影响很大,可以说它们参与自身某种信仰的建立。她每一本书所带来的,都是我原本生活中所没有的东西。
《月》这本书,出版后,争议不断。但我至始至终却很是喜欢。
它是不同于《莲》《素》的一本,带有新的观点的书。在我看来,对生命的理解超过前两本。或许某些思想还处于萌芽混沌的状态。但正因为这样,我更加期待她下一本书。安妮,每一本书不仅仅是她的成长,也是我的一步步长大的过程。
我是在05年夏末接触安妮,先后是《八月未央》与《告别微安》。06年年尾买来《莲花》。就在那时我终于是确定了自己所喜欢的这个作者。此后便开始在期待她的书。
当然,所爱有先后。相对于《莲花》以前的书,我更喜欢她最近三本。《莲花》《素年锦时》《月》。
安妮对我的生活影响很大,可以说它们参与自身某种信仰的建立。她每一本书所带来的,都是我原本生活中所没有的东西。
《月》这本书,出版后,争议不断。但我至始至终却很是喜欢。
它是不同于《莲》《素》的一本,带有新的观点的书。在我看来,对生命的理解超过前两本。或许某些思想还处于萌芽混沌的状态。但正因为这样,我更加期待她下一本书。安妮,每一本书不仅仅是她的成长,也是我的一步步长大的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