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身体现状怎么样?
记者:您说您和您的夫人杜欣欣一起去探望了霍金,您所见到的霍金身体状况如何?
吴忠超:霍金去年邀请我去剑桥访问2个月,行程定在5月至6月。当然,获知霍金患病的消息,我和太太更想去剑桥看望。
今年5月28日,我从杭州出发去剑桥。我到达的次日,就来到数学科学中心的茱迪斯办公室。寒暄之后,她打开隔壁紧邻的霍金办公室,又沏好乌龙茶。大家在沙发上坐下,她开始详谈霍金这次患病的全过程。
这几年来,霍金一直忙于科学研究和科学普及,他很少顾及自己的身体状况。1年多来,霍金除了例行的几次到访美国,他还访问了南非、智利(包括复活岛)、梵蒂冈、西班牙、意大利以及几个小国家。对于一个年过花甲、拖着病体的人来说,如此紧密的行程绝非适宜,何况他的团队成员还不能全程陪同。但霍金乐此不疲,他甚至超越自己的身体极限做了不少体验性的探究。2007年4月26日,霍金居然完成了由美国“零重力”公司策划的失重飞行,成为世界上第一位体验零重力飞行的残障人士。那次飞行,由波音727客机改装成的“重力一号”飞机在大西洋上空2.4万英尺(约7315米)至3.2万英尺(9754米)间完成了8次抛物线俯冲,每次俯冲机上乘客会经历长达25秒的失重体验。在其中两次俯冲过程中,霍金甚至做出了空翻动作。霍金的私人医生埃德温·奇尔弗斯以及看护一直陪在身旁,对霍金的心跳、血压等生理指数进行全程监控,而他的各项身体指数在那次“太空行走”中并未出现任何异常。霍金对那次失重飞行体验赞不绝口,他在空中打出的文字是“太空,我来了!”并称“这感觉太奇妙了,我甚至可以再来一次。”
6月1日下午,我偶然经过霍金的办公室,看到门敞开着,还看到霍金坐在书桌后面。但想到他大病初愈,不便前去问候,向他行了注目礼后,我就悄悄离开了。后来碰到霍金的一个护士,那护士告诉我:“霍金刚才在和你打招呼,你怎么没看到?”我问:“真的吗?”他答:“是呀,他眨了很多次眼睛。”
6月4日15时左右,霍金从家里来到办公室。16时左右,护理已将他打理清爽。我们来到二楼东南角的那间宽敞的办公室,一进门即看到他正向我们凝视,他以眨眼表示对来客的问候。我说:“史蒂芬,你好吗?”杜欣欣上前吻了他的额头。他很快用电脑回答:“你们都好吗?”我们注视着他略带几分倦色的脸,神情远不如以往那么光彩焕发,但却比想象的好多了。茱迪斯告诉我,最危急的时候他的脸色发灰了。这次可以说是他一生中最大的危机。他自己也承认深受折磨。在最危险的时刻,医生严肃地对他说:“史蒂芬,是否放弃生命只系于你一念之间。”此刻除了他的意志,医生已束手无策。我对他说:“你看起来比我们预想的要好得多,我们很高兴能见到你。”
我将带去的小礼物——一幅丝画《雷峰夕照》展示给他看。2002年他到杭州游览西湖时雷峰塔正在重修,未能见到真面目,现在可以在这张丝画上观赏一下它的风姿了。当他正在电脑上找字时,杜欣欣重述了白蛇传的故事梗概。故事几乎讲完了,电脑模拟声才突然响起:“那个塔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