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愿阿修罗吧 关注:117,901贴子:2,983,810

作为一个格斗爱好者 发表下我对这部作品里的格斗技术的看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先说下个人经历 初中开始研究咏春和截拳道 上了大学开始练洪拳 练了两年 也练了散打 期间涉猎了松涛空手道和巴西战舞 之后开始练习巴西柔术 也练了一学期柔道 一年多觉得自己实在不擅长缠斗就放弃了 开始专攻站立 泰拳一共练了快有四年 拳击也练为了提高拳法 因为我本身擅长腿法 有空偶尔也去跆拳道社团巩固下腿法 半年多前为了加大训练量 也去跟极真空手道练了 半年 所以我对传武 现代搏击 站立和缠斗都有点研究 (缠斗是只懂理论)
能看出来拳愿作者确实是练家子 懂拳理的 有些东西练过才知道 但毕竟是漫画有些东西是夸大的 而有些则完全是脑洞了 所以打算从格斗技的角度分下这部漫画 里面提到的内容基本可以分为三类 1.现实中存在的 2.理论上可行的 漫画里被夸张 3.现实中不可能的脑洞 分析顺序看我个人喜好 因为有些人物的技术时间线很长 表现得很多 比如主角 我会先从比较大的概念 和比较简短的人物和技术开始分析


IP属地:美国1楼2019-10-11 17:57回复
    先从后之先 对之先 先之先 三个概念开始说吧 这三个都是在现实中的存在的概念 三者从易到难




    IP属地:美国2楼2019-10-11 18:02
    回复
      2025-08-15 10:23:1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后之先” 反击 对方攻击之后 作出反应 进行小幅度的防御或者移动 (大幅度则无法快速发动攻击)同时攻击 攻守同步 利用对方攻击后收势无法立刻防御的时间差使自己的攻击得手 第一种的例子 咏冲拳和截拳道很多手上的技术都是 对方出拳 一手防御 另一手攻击 现代搏击有类似的技术 但不多 一手拍下对方直拳 同时另一只手直拳攻击 另一种则是靠身体或头部 小幅度的移动 躲过对手的攻击 同时自己还处于能攻击到对方的范围 拳击中 对方摆拳 我下潜摇闪同时击打对方腹部 还有奥米茄36话主角的三日月踢也是后之先得例子


      IP属地:美国3楼2019-10-11 18:16
      收起回复
        “对之先 ” 迎击 两人同时攻击 迎着对手的攻击出击 并且得手
        比后之先需要更快的反应速度 看出对方攻击 并立刻出手 要比对对方先得手 有三种方法 1.单纯的出手速度比对方快 2.用更快的攻击动作 3.进行小幅度的防御或者移动 对方攻击未得手 而我方却得手(这与后之先非常接近,然而需要更快的反应速度)
        第一个最好理解 我一秒能出五拳 对方一秒出四拳 同时出手 我能先打到他
        第二个则是看双方选取的技术 在双方出手出腿速度基本一致的前提 直线攻击比弧线攻击运动轨迹更短 先得手 传武中叫以直破横 直拳破拜拳 蹬腿破扫腿 而手臂比腿轻 拳比腿快 出拳的往往先打到出腿的
        第三个有点难理解 因为和后之先有点类似 不同点在于 后之先是看到对手出击 再做回应 而对之先是看出对手时机并预测出攻击轨迹 立刻进行攻守同步的动作 举例 拳击中的交叉后手拳 cross 我与对方同时打后手拳(右手) 但我的头闪向身体左侧 不处于对方拳移动轨迹 同时我的拳从外侧绕开对手的拳 打到对方的头(《明日之丈》主角的最爱 然而自己头不做移动就会造成双方同时被打到)另一个例子是对方使用高扫 我使用低扫 同时我用胳膊护头 而对方起腿情况则无法防御我的低扫 被我扫倒


        IP属地:美国4楼2019-10-11 18:48
        回复
          想看楼主先之先的解释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9-10-11 18:52
          回复
            “先之先” 截击 在对手出手之前看穿意图并攻击 需要比对之先更敏锐的预判和反应速度 也是李小龙截拳道中追求的最高境界
            格斗新手眼神就会暴露攻击意图 打哪儿前先看哪 很好看破 而出拳也会有先往后收手这样的多余动作 所以新手的攻击意图很容易看出 而对于没有这些基本问题的中级练习者 只有留意对方的肩和胯 便可以看出攻击意图 因为他们出拳肩先动 出腿胯先动 而水平更高的 出拳手先动 肩后转 这样很难看出攻击意图 而泰拳扫腿这种技术 就算练得最快也是胯先动 所以高手不会盲目单独使用这样有前摇的技术
            面对高手 要做到先之先 预读很难的时候 就要用预测 通过对手之前的动作预测 赛前看对手比赛影像或者看现场 或者先交手进行试探 分析出对手的动作 比如对手喜欢用前手摆拳后扫的组合 等下次他出前手摆拳我防御之立刻正蹬 赌他要接后扫 如果成功 他还没出扫腿 便被蹬开 做到了先之先 然而预测比起预读有不确定性 并且有可能被对方反利用进行反制 搏击其实不光是身体和技术的对抗 也是思维的博弈


            IP属地:美国7楼2019-10-11 19:18
            收起回复
              打不过就锻炼,打不过就调查对手,这是......有智慧的表现


              IP属地:澳大利亚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9-10-11 19:48
              收起回复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9-10-11 21:46
                回复
                  2025-08-15 10:17:1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技术贴,好评


                  IP属地:泰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9-10-11 22:26
                  回复
                    格斗游戏里,后之先有点像切实回避防下对手必杀后的硬直期间反击。比如除了发波不推前,你跳我就蹲重拳
                    对之先对帧数和招数炸胡等判定的理解,对招求胜的比如遇事不决凹升龙
                    先之先,首推拳皇大表哥一发逆转小孩的大门超必杀一棵松受身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9-10-12 00:34
                    收起回复
                      睡前更一波 提到了预读 就谈一下本作中最擅长预读的人 金田 分析一下他和冰室的对决 也顺便分析下冰室
                      先从两部戏份都很少的冰室开始 作者对截拳道的理解并不全面 只说了截拳道的技术使用特点 以及最快速击倒对手的理念 并没有谈论截拳道的核心 截击 (先之先是追求的最高境界 而对之先与后之先的技术也非常丰富 前提都是拥有敏锐的预读)这点柯南的作者青山冈昌做的倒是不错 小兰那个同学 名字忘了 第一次跟小兰交手 就用正蹬截击了小兰的横踢 是先之先很好的例子
                      截拳道练习者擅长以高速爆发快速结束战斗 这种情况更适合在街斗的前提 (李小龙认为截拳道截拳道没有限制 可以适应各种规则 像水一样能进入各种容器)然而在擂台格斗或者拳愿比赛种对付有一定水平的人 快速碾压无法生效 截拳道选手更擅长防守反击 利用擅长预读的优势
                      再说金田 练习的是日本传武 其实无论中国的还是日本的各种传武 技术不同 但核心都是一样的 一击必杀 快速结束战斗 这点截拳道也继承了传武的核心 而在擂台比赛中 有传武背景的选手也多数是防守反击型选手并且擅长预读 而这种选手面对主动进攻的对手 一般开局都会先预判对手的攻击先进行防守和闪避 同时分析动作寻找反击时间
                      今田本身是预读和博弈天才(将棋高手)而身材瘦小(天资所限 练不壮) 但不花时间多磨炼技艺 导致身体反应时间很慢 所以作为一个防守反击型的 闪避动作来不及快 只能采取笨方法 用粗糙的防守技术先挨揍 同时分析
                      渐渐地金田经过分析已经可以预读出冰室最爱用的右拳 并勉强闪避 然而抓头发的动作就来不及预读了
                      这个抓头发的动作很不专业 是街头打架用的 无法对进行有效控制 泰拳手擅长的搂头膝撞 手控制部位是后脑 缠斗中想控制对方头部也是如此 可能是冰室轻视金田才没用更专业的动作 这也是为什么金田能摆脱控制
                      如果身体反应时间不够快 无法完成对之先 承受对手攻击同时进行破坏更大的攻击和技术 也是一种战术 比如欧美踢拳手(比如希腊小光头) 更擅长拳法 而泰拳本土选手擅长腿法 扛着扫踢用后手拳去去打对方头 自己伤对方更伤 综合格斗中 缠斗系有时会故意吃对方腿法 然后抓腿进行摔
                      之后冰室开始认真 因为有时间限制 时间到冰室输 两人都是防守反击型选手 都不主动进攻就成了干瞪眼 所以依旧自信的冰室开始主动进攻 落入了对方的群套 双方都擅长防守反击的人往往先沉不住气的那个吃亏
                      这里由于金田进攻对于冰室太慢 轻易用了一个后之先

                      这里冰室还是膨胀了了 打完之后拳没有快速收回 自我陶醉
                      之后冰室受伤加上情绪崩溃 动作变面 金田有了更充分的时间预读和反应
                      可以进行后之先了 而且技术动作也变得规范了 (多数业余练习者 在挨打的逆风局动作或多或少都会变形 这也是金田训练不足的体现) 最终取胜
                      今田的过人之处就在于 身体的反应虽然慢 却拥有与之不匹配武道高手才有的预读能力 还是个博弈大师 格斗智商极高 正常格斗家来说 身体的反应速度是三者最容易提高的 通过反复练习技术可以达到 而预读能力则需要通过大量的对抗训练 并留心观察对手 这也是为何防守反击型选手比攻击性对手更擅长预读 而格斗智商主要靠天赋
                      冰室落败是因为轻敌 以为对手是门外汉 如果冰室正视对方 没有时限 也采取最稳妥的防守反击战术 则成了敌不动我不动的干瞪眼 从上帝视角 冰室可以使用快速爆发单击 前手直拳 侧踢 勾踢 都是截拳道的强力武器 动作不同金田也难以分析 来不及招架 从而TKO获胜


                      IP属地:美国15楼2019-10-12 02:04
                      收起回复
                        好东西,收藏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9-10-12 02:21
                        回复
                          在分析金田对斗神的比赛之前 (这场内容太多 不能再熬夜了)先分析下一位与金田有共同之处的斗技者
                          无颜之男 千叶

                          当时下棋 他看出来今田的门道了 表情与众不同 “他挺厉害的” 指的其实不光是将棋厉害
                          这里发现最开始千叶的造型和之后不一样 初始的比较较正常 动画版则统一成了之后的造型
                          说他和金田很类似 他的无相神功靠着也是优秀的观察力 预读也是 区别在于一个是分析对手的动作之后想着模仿 另一个是想着如何针对 共同点都是看破本质 所以他说金田厉害 指的也有他的观察力和分析力 跟自己擅长的一样 有种惺惺相惜的感觉
                          这里说一下我的偶像李小龙 他创立的截拳道很看重预读 而李小龙自身模仿学习能力很强 他的腿法都是在美国跟时跟空手道家跆拳道家学的 他们回忆动作给李小龙做一两遍他就学会了 可见观察力是两者共同的基础
                          千叶第一轮败给初见泉 说他是关公面前耍大刀是间接原因 就算不模仿合气道也是打不过 所谓千招会不如一招精 李小龙也说过“我不怕会一千种脚法的人 我怕把一种脚法练了一千遍的人” 根本原因在于千叶虽然汇百家之长 却无法像截拳道练习者和综合格斗家那样融汇贯通自成一体 所以第二部又给当相扑男当垫脚石也是情理之中


                          IP属地:美国17楼2019-10-12 02:5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