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吧 关注:847,591贴子:53,148,750
  • 6回复贴,共1

转发:改命之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因果业力能支配人生命运吗?  
问:常听人说,一个人一生之吉凶祸福,是由前生累世造因而来,也就是说人生之遭遇,是受因果业力所支配,非人力所能左右。若此说正确,则今生行善积德,也只能替来生种善因,以期结善果,今生放下屠刀也成不了佛了?若今生行善积德,不能改变因果业力,创造今生命运,则幸福的理想遥遥不可期,人成了无可奈何的动物,如此茫茫前程,叫人如何有心行善?叫人怎不抱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态度呢?  
答:人生之命运,虽然也受因果业力所影响,但绝对不是一成不变的。人只要修心养性,“立地”可以成佛,也能创造出新的命运,活在自己的理想中。  
举个例子说:台中有一位著了许多书的先生,在他的书中说,曾有神仙预言,说他廿八岁必死,因此他一心向善,就以有生之年行善济世,并归依神佛,到了那一年,有一天晚上,梦见了他在一场车祸中粉身碎骨,一觉醒来,竟然发现桌上原来好好的佛像,满身裂痕,从而避过了此祸 。  
因此可见,因果业力支配人生命运之说,跟八字、姓名、相貌支配人生之论一样,只是一篇人生遭遇的参考记录而已,其对人生生命所产生的应验过程,并没有绝对的应验力,而是千变万化的。  
如果你无修无德,随波逐流,则一生命运吉凶之遭遇,必然会在肉身上应验,而落入命理字家及因果报应的预言里,而受命运、因果所驱使。  
若能一心向善,淡泊以明志,充实心灵的生活,减少肉体、物欲的依赖,则必可改造命运,消灾灭罪。  



1楼2009-08-17 00:09回复
    就以真善与假善来说:  
    打人骂人,贪财妄取,一般人都认为是恶。敬人礼人,廉洁有守,一般人都认为是善。其实这些行为,都不一定就是恶或者善。我们必须进一步,了解他行为的动机与目的,才能了解何者是善?何者是恶?  
    正确来说:“有益于人群,则打人骂人皆算善。若为了自己私利,则尊敬别人、礼让别人也算恶。”  
    为人处世,利人之善才是真善;利已之善则是假善。  
    发于内心的善行是真善;装给别人看的善行是假善。  
    无所求而为之善是真善;有所谋而为之善是假善。


    3楼2009-08-17 00:13
    回复
      2025-08-11 03:59:4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那么什么是端正之善与歪曲之善呢?  
      一般都认为谨慎、随和之好好先生是善人;但圣人却认为敢作敢当豪爽之狂狷之士,才是善人。因为谨慎软弱没有个性之人,虽然全乡人都说他好,而成好好先生,却是随波逐浪;没有志气;没有道德精神;没有道义勇气之人。依此类推衡量,则社会上荒谬颠倒的现象,还有很多。  
      总之,天地神鬼对于善恶之观念,都与圣人的观念相同;而与世俗的眼光相反。  
      因此说:若想积德行善,绝不可只为了顺乎世俗人情,讨好世人,掩人耳目,必须从内心深处潜移默化,一心只为济世,不媚俗世,纯为爱人助人,才是端正之善。


      4楼2009-08-17 00:13
      回复
        若有一丝媚世之心,一点愤世玩世之心,则就是虚伪歪曲之善。


        5楼2009-08-17 00:14
        回复
          善又有阳善与阴德之分。  
          为善而为人知是阳善;行善而不为人所知就是阴德。阳善只能享受博得名誉之福报。阴德天必赐以厚福。  
          世人名誉超过了实际,必有奇祸。因为盛名是造物所忌,而有名望之人,大都只是浪得虚名,缺少实际功德,因此名望之家,横逆之事也特别多。  
          因此古人劝人:“无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赞。”  
          人若毫无过失,而被横加恶名,又能逆来顺受,必是有大道德修养之人,子孙往往能突然大发。因此俗眼所看“为恶昌盛”之说,值得探讨。  
          总之,阳善与阴德,就只差别于明与暗之分罢了。


          6楼2009-08-17 00:14
          回复
            无钱无势之人,行善助人是比较困难,但若能尽力而为,在困难之中行善,其价值也更为可贵,获福也大。  
            有钱有势之人,行善积德是太容易了,容易行善而不为,即为自暴自弃,正如俗语所言:“富而不仁如肥猪。”  


            7楼2009-08-17 00:15
            回复
              行善的道理跟原则,上面已经说得很详细。下面来谈随缘济众,行善积德的方法。
              ①与人为善。②敬爱存心。③成人之美。④劝人为善。⑤救人危急。⑥兴建大利。⑦舍财作福。⑧护持正法。⑨敬重尊长。⑩爱惜物命。等十法。


              8楼2009-08-17 00:1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