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这么多茶友想看我的随笔(三)那我就尽量多保留一些大家还算能够忍受的文字贴上,过于敏感的内容我就删除不发这里了,不能让吧主为难哈,正文如下:
今天换换花样,把目前国内流行的主流茶文化知识中误导广大爱茶人的谬论捉一点点(只是一点点哈)出来晒晒太阳。
1.(此处删减若干文字)
2.近些年来国内主流茶圈是推崇全芽茶的,那么大家要谨慎了,从制茶学来说采单芽制茶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对茶叶品质不利的。如今很多地方在加工名优茶(包括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等传统名茶)时都推崇采单芽制茶,这是很可笑的。为了看玻璃杯中一根根竖起的芽头,竟然忽略了喝茶的本质——味道。更让整个世界笑话的是红茶也采单芽做,并且在近几年还出了国标,还是那话,利益集团强大,底线是一点都不要了。全世界高档红茶的采摘标准都是一芽二叶,唯中国21世纪后弃制茶学理论而不顾,创制了单芽红茶。
3.国内主流茶圈还经常会推崇一些非遗传承人,推崇一些“大师”。在这里,我教大家一个非常管用的识别方法。比如说,某人是什么什么茶或什么什么工艺的第几代传人,那么大家可以假定他爸爸20岁生了他,并假定他每个爸爸都是20岁(已经非常不合逻辑了吧?但我们要给足偶然性呗!要不人家“传人”不服气呀!),倒推上去,推到第一代,看看到底是哪一年?那一年某种茶有没有创制出来?那一年有没有某种工艺?看到那个时间差,我想,很多茶友一定笑出腹肌来。
4.(此处删减若干文字)......甚至还有老绿,我想问问推崇老绿的人那张老脸还要不要了?(此处删减若干文字)怎么好意思卖出来,还卖高价?老白茶、老乌龙。。。。。。这些也讲多次了,大家遇“老”需慎。
今天换换花样,把目前国内流行的主流茶文化知识中误导广大爱茶人的谬论捉一点点(只是一点点哈)出来晒晒太阳。
1.(此处删减若干文字)
2.近些年来国内主流茶圈是推崇全芽茶的,那么大家要谨慎了,从制茶学来说采单芽制茶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对茶叶品质不利的。如今很多地方在加工名优茶(包括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等传统名茶)时都推崇采单芽制茶,这是很可笑的。为了看玻璃杯中一根根竖起的芽头,竟然忽略了喝茶的本质——味道。更让整个世界笑话的是红茶也采单芽做,并且在近几年还出了国标,还是那话,利益集团强大,底线是一点都不要了。全世界高档红茶的采摘标准都是一芽二叶,唯中国21世纪后弃制茶学理论而不顾,创制了单芽红茶。
3.国内主流茶圈还经常会推崇一些非遗传承人,推崇一些“大师”。在这里,我教大家一个非常管用的识别方法。比如说,某人是什么什么茶或什么什么工艺的第几代传人,那么大家可以假定他爸爸20岁生了他,并假定他每个爸爸都是20岁(已经非常不合逻辑了吧?但我们要给足偶然性呗!要不人家“传人”不服气呀!),倒推上去,推到第一代,看看到底是哪一年?那一年某种茶有没有创制出来?那一年有没有某种工艺?看到那个时间差,我想,很多茶友一定笑出腹肌来。
4.(此处删减若干文字)......甚至还有老绿,我想问问推崇老绿的人那张老脸还要不要了?(此处删减若干文字)怎么好意思卖出来,还卖高价?老白茶、老乌龙。。。。。。这些也讲多次了,大家遇“老”需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