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文年历》显示,北京时间10月8日22时6分迎来“寒露”节气。“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
“寒露”是深秋的节令,在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出现“寒”字,此时气候渐渐寒冷,气温逐日下降。如果说“白露”是炎热向凉爽的过渡,“寒露”则是凉爽向寒冷的转折。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伴随“寒露”而至的是浓浓的秋意,北方层林尽染,南方蝉噤荷残,“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正是最为五彩斑斓的深秋时节。
“寒露”之后,天气渐转寒,常言道“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脚部距离心脏最远,脂肪层薄弱,保温性差。一旦受凉,很容易引起毛细血管收缩,进而导致人体抵抗力下降引起感冒。“公众可采取穿保暖性强的鞋袜、热水泡脚、按摩等方式对足部进行保暖。”
“寒露”前后,空气较为干燥,“秋燥”很容易伤人,在饮食调理上可适当多食甘、淡、滋润的食物,如秋梨膏、柿子、柑橘、香蕉等,既生津止渴、润肺清心,又利肠解毒、调整血压、静心安神,预防“秋燥”伤人。


“寒露”是深秋的节令,在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出现“寒”字,此时气候渐渐寒冷,气温逐日下降。如果说“白露”是炎热向凉爽的过渡,“寒露”则是凉爽向寒冷的转折。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伴随“寒露”而至的是浓浓的秋意,北方层林尽染,南方蝉噤荷残,“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正是最为五彩斑斓的深秋时节。
“寒露”之后,天气渐转寒,常言道“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脚部距离心脏最远,脂肪层薄弱,保温性差。一旦受凉,很容易引起毛细血管收缩,进而导致人体抵抗力下降引起感冒。“公众可采取穿保暖性强的鞋袜、热水泡脚、按摩等方式对足部进行保暖。”
“寒露”前后,空气较为干燥,“秋燥”很容易伤人,在饮食调理上可适当多食甘、淡、滋润的食物,如秋梨膏、柿子、柑橘、香蕉等,既生津止渴、润肺清心,又利肠解毒、调整血压、静心安神,预防“秋燥”伤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