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普洱茶本来不想写的也写了5趟了,点到为止吧!今儿就应个景,说说茉莉花茶吧!人说为啥你的茉莉花茶每年都来这么晚?特别是九窨一提的还要等到9、10月份?那这里就稍微深入茶门一点点,细解一下吧:所谓“春茶配伏花”乃为上品。也就是说加工上等的茉莉花茶所用茶坯最好是当年春茶季采摘加工的上等烘青绿茶;而花坯则最好是伏天(约每年7月7日)以后所采的茉莉。通常每年茉莉花伏花开放期前,茶场会将已经储放了三四个月的茶坯复火一次,将茶坯含水率降到5%以下(通常4.5%左右,再低则茶坯易产生焦毛气),待当天采摘入厂的花坯开放吐香之时,茶花相拼,此为一窨。一窨之后,茶花分离,茶坯于下次窨花前再次复火,如此往复。以前吾师每两次窨制之间相隔一周左右,那么四窨一提的茉莉花茶整个加工周期就要近一个月。按此传统工艺,九窨一提的茉莉花茶加工周期至少两个月左右。当然,后来有大师(念大师过世并不久远,隐去其姓名)发明了“连窨”技术,几乎放弃了茶坯物理吸附的效率,而只利用茶坯的化学吸附能力,这样一来加工周期大大缩短,窨花成本大大降低,对于当时生产力低下,市场供不应求的时代背景来说应该是件好事。但对茉莉花茶的整体品质而言,却如其他很多茶品一样,也形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态势。用梅花(也作“霉花”,约每年6月6日左右开始采摘)作花坯,再采用“连窨”技术,往往6月中下旬就满世界号称“四窨一提”、“六窨一提”甚至“九窨一提”的茉莉花茶了。谁还愿意坚持传统熬到浮躁的市场将第一轮追新资金全部消化?那么,现在知道为啥我这里每年的茉莉花茶都来的这么晚了吧?一是所用花坯的花期,二是加工工艺周期,再加上最后一道还采用碳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