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百年前,人类还不知道“肾病”是什么。布赖特(Bright)通过对肾脏病理和解剖的研究,向医学界展示了“什么是慢性肾脏病”,才开启了肾病的诊断和治疗历程。可以说,没有病理学,就没有肾病医学。
但是,任何一件东西,一旦变成了“绝对权威”,肯定不是好事,那就成了迷信。
肾穿刺病理报告,是最终判决吗?
很多肾病患者在肾穿刺后,看到病理诊断报告很“惨”:有硬化、有纤维化,分级很高,程度很深。再加上医生来一句:“病情很严重”,患者就会从心里认定:尿毒症就这几年了,跑不掉了,相当于给自己判了个死缓。
这个沉重的心理负担,即使在尿蛋白显著好转、肾功能长期稳定的情况下,仍然扎着肾友的心。
其实,如果你的尿蛋白、血肌酐都比较稳定,或是治疗后明显好转,就不必再对肾穿刺给出的严重结果耿耿于怀。
我们的双肾有两百多万个肾单位,肾穿刺取出其中的二三十个,大概十万分之一,用肾穿刺结果来代表两个肾脏的整体病变情况,难免有不准确的时候。而且,肾病的病因和发展规律很复杂,不是肾活检报告可以描述的。
所以,病理检查并不能说明一切,需要和临床检查结合来看。
毕竟,即使一位肾病患者肾小球硬化得很多、病理分级很差,但如果他尿蛋白和血肌酐稳定了十年仍没有恶化迹象,每日都神采奕奕,生活不受影响,还能说他病得很重吗?
总之,病理差不能代表一切。如果你治疗效果理想,且尿蛋白、血肌酐保持稳定,就不必再对病理耿耿于怀,我们有理由相信前途一片美好。


但是,任何一件东西,一旦变成了“绝对权威”,肯定不是好事,那就成了迷信。
肾穿刺病理报告,是最终判决吗?
很多肾病患者在肾穿刺后,看到病理诊断报告很“惨”:有硬化、有纤维化,分级很高,程度很深。再加上医生来一句:“病情很严重”,患者就会从心里认定:尿毒症就这几年了,跑不掉了,相当于给自己判了个死缓。
这个沉重的心理负担,即使在尿蛋白显著好转、肾功能长期稳定的情况下,仍然扎着肾友的心。
其实,如果你的尿蛋白、血肌酐都比较稳定,或是治疗后明显好转,就不必再对肾穿刺给出的严重结果耿耿于怀。
我们的双肾有两百多万个肾单位,肾穿刺取出其中的二三十个,大概十万分之一,用肾穿刺结果来代表两个肾脏的整体病变情况,难免有不准确的时候。而且,肾病的病因和发展规律很复杂,不是肾活检报告可以描述的。
所以,病理检查并不能说明一切,需要和临床检查结合来看。
毕竟,即使一位肾病患者肾小球硬化得很多、病理分级很差,但如果他尿蛋白和血肌酐稳定了十年仍没有恶化迹象,每日都神采奕奕,生活不受影响,还能说他病得很重吗?
总之,病理差不能代表一切。如果你治疗效果理想,且尿蛋白、血肌酐保持稳定,就不必再对病理耿耿于怀,我们有理由相信前途一片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