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善的方式有很多种,积德的路径也有很多。“放生”行善积德这种行为的初衷本无可厚非。但盲目的进行“放生”活动,特别是像广州市从化鳌头的5人“放生”上千只老鼠为“赎罪”的行为,则是一堂荒诞的闹剧。盲目的放生现象不时发生,这背后,是放生者缺乏应有的自然环境的知识,认为自然环境的吸纳能力强,什么地方、什么物种都能自由繁衍和生息。杜绝此类事情的发生,给发生者进行科普教育是关键。一方面,给公众多普及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进行正确的引导,告诉他们盲目的放生,有可能造成物种对新环境的不适应,让“放生”变成“杀生”。教育放生者不要盲目的放生,放生外来物种,容易导致外来物种入侵,破坏一个地区固有的生态平衡,对环境造成新的破坏。另一方面,教育放生者不要盲目购买动物放生,因为贩卖动物的商贩将利用放生者的行善之举来谋取利益,建起一套循环捕猎动物谋取利益的链条,会对动物造成伤害。
“放生”不是积善行德的唯一途径,科学放生才能让放生变得更有意义。莫让放生活动好心办坏事,就要杜绝那些“放生”变“杀生”的行为,杜绝那种危害自然环境、带来伤害的放生行为,才能让放生活动不违背放生初衷,让这样的活动具有真正的意义。(冉鹏)
【转载】发表时间:2014-11-18 来源:贵州文明网 责任编辑:向滟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