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界上,并非人人都是天才,实际上,这是稀缺物种。想击败费德勒这样的天才,有信心是不够的,更需要决心。不信,去问西蒙。
第四个火枪手
“他是一个奇妙的防守反击专家。非常聪明,他知道怎样发现对手的弱点然后利用它们。”这是费德勒给西蒙的评语。他聪明到保持对罗杰100%的胜率(多伦多大师赛和太师杯小组赛两战全胜),而且纳达尔和德约科维奇也曾是他的手下败将。
2008年,西蒙仿佛发现了梦幻岛。但最难忘的部分不是击败世界前三,也不是打进大师赛决赛或者大师杯四强,而是一场失利。印第安维尔斯大师赛第二轮,西蒙输给尤兹尼,他徘徊在十字路口,“我害怕变强,只要其他人不认为我强大,我就不允许自己这么想。十天内我几乎都没握拍子,就是一个人呆着,思考,想着自己是乐意继续做世界第30位,还是希望提高。”
大家叫他“简单西蒙”(Simple Simon),就像《体育画报》的约翰·维特姆所说,“即使放眼历史,也难找到如此追求效率和效果的顶尖选手,他没有一个多余的动作,却打出一场经典的比赛。”他把时速200公里的发球接过去,逼迫对手犯错的同时自己很少失误,最为恐怖的是,他突然加速发力,打出一个致胜分。
突然,在特松加、加斯奎特和孟菲尔斯的身后,我们看到一张新鲜面孔。瘦弱的西蒙简直就是达达尼昂的翻版——后来居上,与久负盛名的三个火枪手并肩作战。
在2008年之前,即使在法国,也没人对这个小毛孩有过期望。西蒙无缘参加橘子碗,一直默默无闻,从来拿不到ATP巡回赛外卡,只能在希望赛和挑战赛磨炼。特松加回忆两人13岁时第一次相遇,“大卫和歌利亚”是他用的形象比喻。14岁了他还只有1米52,38公斤,发育比同龄人慢2-3年。他的第一个教练曾把训练中昏倒的西蒙扶起来,“轻得像一片羽毛。”妈妈很心酸,“每个人都指责他太保守了,但他还能怎么做呢?”
到了18岁,西蒙眼看着特松加已经1米80,自己甚至连他200公里时速的发球都回不过去,但他还是决定给自己两年时间。终于,小毛孩开始长个了,他提高得非常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