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吧 关注:15,022贴子:288,254

杨秀清为何不被后人缅怀?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对于杨秀清这个人,一方面现在有不少人说他好话,但一方面太平天国的后来人很少怀念他或者建立专门纪念他的景点、景物。像翼王石达开,就雕像出现在好几个地方,还有达开湖,记得好像是贵州,还有个山岩石壁雕刻了一个翼王大头像,李秀成则有忠王府、陈玉成则有三河古镇,洪仁玕更多是跟其兄长一起拿来纪念的,唯独被人誉为对天国立下盖世功勋的东王杨秀清没人专门划个地方纪念他,有点奇怪。你说南京詹园是过去的东王府,但是很明显,詹园既不是专门用了来纪念太平天国,更不会专门用来纪念杨秀清,杨秀清视乎没什么人怀念他。有人说杨秀清缺德,能力是有的,但是德行欠佳,中国历来是一个道德崇拜的国度。但是曹操也不是以德见长,曹操的故乡、许昌都有专门纪念他的景点。而所谓东王故里其实就是一间旧屋,并不是专门的什么景点景观。然后还有一个东王衣冠冢,但是却没什么人知道。


1楼2019-08-31 19:28回复
    杨秀清在众王之中,有点像阴谋家。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9-09-03 22:00
    收起回复
      2025-09-03 15:39:2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杨秀清大概是7分功3分错
      韦昌辉6分功4分错


      IP属地:山东本楼含有高级字体9楼2019-09-03 22:04
      收起回复
        杨秀清私德太差,逼封万岁、荒淫奢侈就不说了。关键他随意折辱下属,属于不将道理不当人看那种了,这样的嘴脸实在让人恶心。而且拆分男馆女馆,把人家搞得妻离子散,如此恶政,世所罕见!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9-09-07 19:06
        收起回复
          石达开和陈玉成,主要是他们的年龄太加分了,中国人一向更喜欢年少英雄,如现在喜欢霍去病的就比喜欢卫青的人多。至于李秀成,那是因为这个人太有人格魅力,对老百姓很好,甚至李昭寿、郜永宽这样的反复小人都能感念其恩德。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9-09-07 19:11
          收起回复
            顶帖


            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19-11-25 18:40
            回复
              清廷一个尿性。
              1860年清廷爆发辛酉政变,铁帽子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以及名重一时的肃公爷肃顺等被杀,
              为啥他们就没人追念,反而不断受到追念的,是刽子手鬼子六和慈禧呢?


              23楼2019-11-25 20:59
              收起回复
                至于私德如何,不过是成王败寇后的独断论,没啥大意思。
                东王关键失误两点:① 坚持定都南京,② 北伐。
                并且,若无此两大失误,发生定都南京后的所谓撕得问题的概率,会大大降低。


                24楼2019-11-25 21:03
                回复
                  2025-09-03 15:33:2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吕思勉先生在评价太平天国与晚清曾左李洋务派时,有两段话很是的评:
                  “太平天国虽然不成气候,湘淮军诸首领,虽然颇有学问,然以新旧论,
                  则太平天国仍是代表新的,湘淮军人物仍是代表旧的。不过新的还未
                  成熟,旧的也还余力未尽罢了。”
                  “当时所谓‘中兴名臣’,要应付这时候的时局,也远觉不够。他们不过任事
                  久了,经验丰富些,……但他们所感觉到的,只是军事。因军事而牵及于
                  制造,因制造而牵及于学术,如此而已。后来的人所说的‘人自有其立国
                  之本,非仅在械器之末’,断非这时候的人所能见得到的,这亦无怪其然。
                  不但如此,在当时中兴诸将中,如其有一个首领,像晋末的宋武帝一般。
                  入据中央,大权在握,而清朝的皇帝,仅保存一个名义,这一个中央政府,
                  又要有生气些。而无如中兴诸将,地丑德齐,没有这样的一个人物。”
                  吕思勉先生笔下的这几位,曾左李,其实是代表了旧的,并且,就算矮子里面拔将军也拔不到刘裕那样高度,却在当今的中国,他们的名声远远超过了刘裕,被捧到了九天之上;而真正代表了新时代新方向、敢让日月换新天的洪杨,却被公知们打入了十八层地狱。


                  27楼2019-11-27 07:21
                  回复
                    吕先生的这段话也比较中肯:
                    “清朝的衰机是潜伏于高宗,暴露于仁宗,而大溃于宣宗、文宗之世的。……其
                    所以能奠定海宇,号称中兴,全是一班汉人,即所谓中兴诸将,替他效力的。……
                    肃顺颇有才具,力赞文宗任用汉人,当时内乱的得以削平,其根基实定于此。”
                    “叶赫那拉氏(慈禧太后)和肃顺虽系政敌,对于任用汉人一点,却亦守其政策
                    不变,所以终能削平大难。然自此以后,清朝的中央政府即无能为,一切内政、
                    外交的大任,多是湘淮军中人物,以疆臣的资格决策或身当其冲。军机及内阁
                    中,汉人的势力亦渐扩张。所以在这个时候,满洲的政权在实际上已经覆亡了,
                    只因汉人一方面,一时未有便利把他推倒,所以名义又维持了好几十年。”
                    这段话点明了太平天国的历史意义,不仅使得“满洲的政权在实际上已经覆亡”,而且,倘不因杀出了曾左林这帮经世派儒生“甘为异族作伥”(吕思勉语),阻挡了进步主义的历史进程,那么,中国的近代化的真正开启,是会提早好几十年的。


                    28楼2019-11-27 07:25
                    回复
                      顶帖


                      来自Android客户端29楼2019-11-29 04:05
                      回复
                        顶帖


                        来自Android客户端30楼2019-11-29 22:4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