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份马上就要开始了
按正常复习进度来看
到九月份,应该是总结收尾阶段,也就是你心里的框架已经很清楚了,对真题的了解也比较深入,基本知道哪些是一级考点,哪些是二级考点了
比如古代文学史,先秦要知道神话,上古歌谣不常考,而诗经楚辞则很重要,诗经又可以怎么考呢?1.诗三百 2.三家诗 四家诗 3.六义(又可以分别考你风雅颂赋比兴)另外还需要注意的点是考诗经的篇名,所以农事诗婚恋诗宴飨诗等每一种都要列至少五篇出来。以上是一级考点。而二级考点就是诗经的艺术成就,诗经对后世的影响,猜测性考题如诗经中的现实主义,等等。
以上这些,你需要做到的是看到了知道哪些是重点(诗经楚辞)哪些是非重点(神话上古歌谣)并且大概可以说出来大致的意思,因为你已经复习总结过一遍了。
所以九月份后要做的,就是开始背,比如你总结完只知道初唐四杰“反对纤巧绮靡,提倡刚健骨气”现在就应该全部背,反对谁的纤巧绮靡(上官体,那么又可以把上官体也背出来)提倡什么样的刚健骨气(这里就又出来了陈子昂的诗美理想),背完之后,虽然你肯定还是会忘,没关系,因为这时候你就已经把之前总结的,看的东西用一条线联络起来了,然后背了忘忘了背,重复这个过程就好了,很轻松。
而现当代文学史,笔记里已经把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给你总结好了,你直接背就行,全部背完之后,再从资料后面那几页看一下,第一个十年里有什么,第二个十年里有什么,这样,你背的东西就填进时间框架里,就不觉得乱了。第一个十年是文学革命,第二个是革命文学,第三个十年是抗战文学,大体框架下把作家,运动,思潮放进去,完全没问题了。除此之外,再根据资料总结的作家专题“鲁郭茅巴老曹”外加徐志摩,闻一多,沈从文等人的专题背,一天背一个人,很快就完,然后仍然是可以与三个十年对应。如鲁迅第一个十年呐喊,后来是彷徨,后来是朝花夕拾故事新编,你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大时代下作家个人的文学走向,这个不是让你坐在那里研究的,就是要多根据资料背,东西就出来了。
按正常复习进度来看
到九月份,应该是总结收尾阶段,也就是你心里的框架已经很清楚了,对真题的了解也比较深入,基本知道哪些是一级考点,哪些是二级考点了
比如古代文学史,先秦要知道神话,上古歌谣不常考,而诗经楚辞则很重要,诗经又可以怎么考呢?1.诗三百 2.三家诗 四家诗 3.六义(又可以分别考你风雅颂赋比兴)另外还需要注意的点是考诗经的篇名,所以农事诗婚恋诗宴飨诗等每一种都要列至少五篇出来。以上是一级考点。而二级考点就是诗经的艺术成就,诗经对后世的影响,猜测性考题如诗经中的现实主义,等等。
以上这些,你需要做到的是看到了知道哪些是重点(诗经楚辞)哪些是非重点(神话上古歌谣)并且大概可以说出来大致的意思,因为你已经复习总结过一遍了。
所以九月份后要做的,就是开始背,比如你总结完只知道初唐四杰“反对纤巧绮靡,提倡刚健骨气”现在就应该全部背,反对谁的纤巧绮靡(上官体,那么又可以把上官体也背出来)提倡什么样的刚健骨气(这里就又出来了陈子昂的诗美理想),背完之后,虽然你肯定还是会忘,没关系,因为这时候你就已经把之前总结的,看的东西用一条线联络起来了,然后背了忘忘了背,重复这个过程就好了,很轻松。
而现当代文学史,笔记里已经把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给你总结好了,你直接背就行,全部背完之后,再从资料后面那几页看一下,第一个十年里有什么,第二个十年里有什么,这样,你背的东西就填进时间框架里,就不觉得乱了。第一个十年是文学革命,第二个是革命文学,第三个十年是抗战文学,大体框架下把作家,运动,思潮放进去,完全没问题了。除此之外,再根据资料总结的作家专题“鲁郭茅巴老曹”外加徐志摩,闻一多,沈从文等人的专题背,一天背一个人,很快就完,然后仍然是可以与三个十年对应。如鲁迅第一个十年呐喊,后来是彷徨,后来是朝花夕拾故事新编,你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大时代下作家个人的文学走向,这个不是让你坐在那里研究的,就是要多根据资料背,东西就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