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吧 关注:1,002,811贴子:19,847,728
  • 8回复贴,共1

组图:山西民间的畸形弃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山西省每年都有很多缺陷婴儿被抛弃。祁县的孔贞兰踩着三轮去捡破烂,车上拉着一车她“捡”来的缺陷孩子。


1楼2009-08-07 00:00回复

    这些孩子都需要救治,但由于缺少资金,抚育者往往只能满足畸形儿“活着”的条件。他们需要更多的关注。


    2楼2009-08-07 00:01
    回复
      2025-08-18 20:34:2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忻州原平市,陈天文、郭改然夫妇20年来共代养了35个畸形儿,其中21名相继夭亡。


      3楼2009-08-07 00:02
      回复

        孔贞兰给刚捡到的缺陷弃婴喂奶,61岁的她艰难地养育着这些被抛弃的畸形孩子。


        4楼2009-08-07 00:04
        回复

          这是一个神经管畸形患儿,如果及时治疗,还能挽救


          5楼2009-08-07 00:06
          回复

            不含大型医疗手术费,抚养一名畸形儿每年至少需要1.5万元,而很多畸形儿并不可能活到18岁。


            6楼2009-08-07 00:07
            回复

              山西中阳县宁乡镇尚家峪村,张立平抱着13岁的脑瘫女儿走在回家路上,钢厂与村庄近在咫尺,经常浓烟滚滚遮天蔽日。


              7楼2009-08-07 00:09
              回复
                “削峰”行动
                山西省卫生厅副厅长王峻称,“削峰工程”自实施以来至2008年,山西省已累计减少出生缺陷4万余例
                被喻为新生儿缺陷的“珠穆朗玛峰峰顶”之后,山西省委、省政府启动了旨在减少出生缺陷的“削峰工程”。
                1999 年开始,山西省财()政先后为各级妇幼保健机构装备了B超、X光机和心电图等设备。“这可以准确监测出胎儿的发育情况。”康城镇中心卫生院医生张有财说,只要发现胎儿发育异常,“首先要动员孕妇终止妊娠。”“削峰”行动给张有财带来的好处,是医院更换了一台屏幕更大技术更先进的B超仪。
                陈天文和郭改然夫妇第一次感觉到有这个工程的存在,是2005年陪养女旦旦到县医院做了肿瘤切除手术。“削峰”行动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是展开新生儿疾病筛查、诊断;早期发现患儿,早期干预。2006年,孔贞兰收养的3名兔唇弃婴也获得了免费治疗。
                由于官方认准了畸形儿的多发与叶酸缺乏有关,推广服用叶酸制剂是“削峰工程”最重要的内容。山西省卫生厅为此还提出了“看服第一片”的“311”叶酸管理模式。
                “削峰”行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山西卫生厅提供的数据显示,自1997年启动“削峰工程”以后,截至2004年,山西省出生缺陷率由原来的186.48/万下降到113.55/万———这意味着,每年约减少1000-1500个畸形儿出生。
                2004年开始,由山西省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牵头,在吕梁市的中阳、交口、柳林和晋中市和顺县等4个县了进行的“健苗工程”也开始启动。
                康城正是中阳县的一个小镇,“削峰工程”和“健苗工程”,都让在这里当乡镇医生的张有财赶上了。“就是向孕妇推广食用强化面粉”,张有财说,但群众购买的积极性并不高。
                “健苗工程”主要目的是,通过在面粉中添加吕梁地区民众普遍缺乏的叶酸、锌等5种微营养素,实施食物强化,以期减少和预防出生缺陷的发生。
                


                10楼2009-08-07 00:23
                回复
                  2025-08-18 20:28:2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削峰”行动
                  山西省卫生厅副厅长王峻称,“削峰工程”自实施以来至2008年,山西省已累计减少出生缺陷4万余例
                  被喻为新生儿缺陷的“珠穆朗玛峰峰顶”之后,山西省委、省政府启动了旨在减少出生缺陷的“削峰工程”。
                  1999 年开始,山西省财()政先后为各级妇幼保健机构装备了B超、X光机和心电图等设备。“这可以准确监测出胎儿的发育情况。”康城镇中心卫生院医生张有财说,只要发现胎儿发育异常,“首先要动员孕妇终止妊娠。”“削峰”行动给张有财带来的好处,是医院更换了一台屏幕更大技术更先进的B超仪。
                  陈天文和郭改然夫妇第一次感觉到有这个工程的存在,是2005年陪养女旦旦到县医院做了肿瘤切除手术。“削峰”行动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是展开新生儿疾病筛查、诊断;早期发现患儿,早期干预。2006年,孔贞兰收养的3名兔唇弃婴也获得了免费治疗。
                  由于官方认准了畸形儿的多发与叶酸缺乏有关,推广服用叶酸制剂是“削峰工程”最重要的内容。山西省卫生厅为此还提出了“看服第一片”的“311”叶酸管理模式。
                  “削峰”行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山西卫生厅提供的数据显示,自1997年启动“削峰工程”以后,截至2004年,山西省出生缺陷率由原来的186.48/万下降到113.55/万———这意味着,每年约减少1000-1500个畸形儿出生。
                  2004年开始,由山西省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牵头,在吕梁市的中阳、交口、柳林和晋中市和顺县等4个县了进行的“健苗工程”也开始启动。
                  康城正是中阳县的一个小镇,“削峰工程”和“健苗工程”,都让在这里当乡镇医生的张有财赶上了。“就是向孕妇推广食用强化面粉”,张有财说,但群众购买的积极性并不高。
                  “健苗工程”主要目的是,通过在面粉中添加吕梁地区民众普遍缺乏的叶酸、锌等5种微营养素,实施食物强化,以期减少和预防出生缺陷的发生。
                  山西省计划生育委员会的统计数据显示,推广“健苗工程”后,试点县的出生缺陷率出现了下降。中阳县和交口县的出生缺陷发生率,从2004年试点初的889.4/万、447/万下降到2007年的137/万和265/万。
                  2007年和2008年,山西省政(和谐)府又分别启动了“实施风疹接种疫苗干预出生缺陷行动”,以及“中西部出生缺陷防治项目”。
                  山西省卫生厅副厅长王峻称,包括各个出生缺陷干预项目在内的“削峰工程”,自实施以来至2008年,山西省已累计减少出生缺陷4万余例。


                  12楼2009-08-07 00:2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