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9月01日漏签0天
美人心计吧 关注:48,951贴子:1,998,486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13回复贴,共1页
<<返回美人心计吧
>0< 加载中...

【美人心计】西汉皇族——刘章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淡紫桔梗
  • 待选秀女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刘章,汉高祖刘邦之孙,齐王刘肥之次子。吕后称制,汉朝大权逐渐落在吕产、吕禄手中。吕后崩,吕氏想篡夺汉家大权,刘章和周勃等诛诸吕,功大。文帝元年(公元前179年)益封朱虚侯刘章二千户,黄金千斤。《汉书.高五王传》:“始诛诸吕时,朱虚侯章功尤大,大臣许尽以赵地王章……。及文帝立,闻朱虚、东牟之初欲立齐王,故黜其功”。二年封朱虚侯刘章为城阳王。章意“自以失职夺功。岁余,章薨……”。历代相传刘章死后葬于莒。刘章墓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不逆诸吕 做“耕田歌” 在吕后设宴的殿外杀吕氏中人,由此可见,刘章确实很勇敢。
  二、斩杀吕产 天下随定 公元前180年,高太后崩,刘章得知诸吕计划,告其兄齐王刘襄等人,共谋诸吕,诛杀吕产。但大臣们惧怕刘襄兄弟,就改立无依无靠的刘恒为帝。汉文帝四年(公元前176年)夏,城阳景王刘章薨,死时二十五岁。刘璋子孙没有在七国之乱时起来谋反,大约刘章生前对子孙有教诲。


  • 淡紫桔梗
  • 待选秀女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天啦,才25岁,也太年轻了吧


2025-09-01 18:50:4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杏仁峰
  • 心计五官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所以这个人物才会出彩
短暂但是绚丽


  • 淡紫桔梗
  • 待选秀女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我要去读史记了


  • 淡紫桔梗
  • 待选秀女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怎么找不到吕鱼的资料啊


  • 番茄和布丁
  • 心计长使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楼上的去读汉书吧!汉书上面还多一些


  • 淡紫桔梗
  • 待选秀女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自我实现
尊重需求
社交需求
安全需求
生理需求
     我认为无论几个层次,不外乎两个方面,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
     当年跟着刘邦出生入死的时候,这些功臣们更多的是出于物质方面的需求,但是坐了天下后,物质的需求得到了充分的满足和保障后,他们自然而然的就进步到精神需求的高度,那就是参与管理天下。
     在刘邦时代,这些功臣的精神需求也得到了足够的满足,从而在汉家朝堂上形成了历史上罕见的布衣卿相的局面。刘邦也对这些功臣表示了足够的尊重,例如,内政基本上就是交给了萧何,在废太子的时候也尊重了周昌的反对。
     说实话,在惠帝时代,这些功臣的管理欲望也得到了充分满足,虽然曹参玩儿萧规曹随,但是京师的武装和皇宫的安全基本上都在功臣手中,所以张辟强才劝他们交出这两项职责。
     但是在吕雉时代,功臣们的这些满足没有了,吕家把持了汉家朝堂,这些功臣处于闲置状态,空有高职位(右丞相陈平、太尉周勃),实际上却不管事。
     如果从来没有得到也就罢了,得到的又被抢走了,这些功臣的心思可想而知。但是基于吕雉的特殊身份(老板娘),这些功臣只能隐忍不发。
     最早动手的不是这些功臣,而是诸侯王。
     齐王刘襄(刘肥的儿子)有个弟弟刘章娶了吕禄的女儿,刘章从老婆那里知道吕雉已经西游了,立刻就通知了自己的哥哥齐王刘襄。
     八月丙午(二十五),刘襄起兵西进。
     刘襄的西进给了功臣们机会,毕竟吕家那帮后生没有多少打仗的经验,这种时候只能依靠功臣。汉朝廷派灌婴率军前去抵抗齐王,这给功臣们增添了一枚重重的砝码。
     灌婴出兵后并没有着急开战,而是在荥阳停了下来,齐王刘襄一看就知道轻松西进没什么指望了,灌婴在浴血奋战的时候,刘襄他爹还在项羽那里做俘虏呢,刘襄自己也知道自己的斤两,很知趣的停下了西进的步伐。
     双方默契的对峙着。
     这种局面对功臣最有利,京师内有将相作内应,京外有大军相呼应,天下的局势就这样轻易的转到功臣的掌中。
     有笑的,就会有哭的,这种局面对吕氏最不利,不管功臣们站在哪一边,他们都将不会独占朝堂了。
     在京师内的功臣也没有闲着,而是紧锣密鼓的在筹备着。
     “政变”这两个字的前面通常还有两个字“军事”,不靠军队而政变成功的,以我的孤陋寡闻还真没听说过,最少也得动用XXXX部队吧。
     当时长安城内有两支常备军,南军和北军,南军的职责是保卫皇宫,也就是保护大汉王朝的大脑,北军的职责是保卫京城,算是保护大汉王朝的心脏吧。
     当时两支军队的指挥权都在吕家的人手里(张辟强的主意),可能事后诸葛亮会说,要是当时不把指挥权交出去就好了。问题是,如果当时不交出指挥权,功臣们可能活不到吕雉去世。
     简单说,当年交出指挥权是避免更多的损失,如今抢夺指挥权是把当年的损失拿回来,或者还有利息呢。这就是,此一时,彼一时,也算是辩证法吧。
     抢夺军事指挥权这种事就交给周勃了,不仅仅是因为他的武将出身,还有他当时的身份,当时周勃是太尉,去抢军权名正言顺。



  • 淡紫桔梗
  • 待选秀女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相反,他们更加看重封地,认为封地才是命根子。
     什么是纨绔子弟,这就是纨绔子弟,只看重看得到的东西,而轻易放弃看不见的东西,殊不知,这个看不见的权力,才是看得见的封地的重要保证。他们很好的诠释了本末倒置这个成语。
     这好有一比,把核武器交给儿童当玩具,儿童觉得不好玩儿,转手就把核武器倒给恐怖分子换糖吃。
     结局从这一天开始,高后八年(前180年)九月庚申(初十)。
     这天早晨,代理御史大夫曹窋(曹参的儿子)来找相国吕产商量国事,碰巧遇到从齐国出差回来的郎中令贾寿在向吕产汇报工作。
     郎中令贾寿开口先是把吕产数落了一通:你早不到封地去,现在想去,还能去吗?(王不蚤之国,今虽欲行,尚可得邪?)
     接着,贾寿把在前方听到的齐国与灌婴已经合作,准备对吕家下手的消息告诉了吕产,并劝吕产,赶紧进皇宫。
     此时,吕家手里也只有皇帝这一张牌,只要把皇帝牢牢控制在手里,不怕他们掀起滔天大浪。
     曹窋在旁边听了个清清楚楚。
     难道吕雉临死前没有告诉这些后生要提防老功臣吗?吕家这些后生怎么对这些老功臣的后代如此不设防?让这种人搞政治,简直就是对他们本人不负责任嘛。
     曹窋听到这个消息后,以最快的速度告诉了陈平和周勃,图穷匕见的时刻到来了。
     前面说过,周勃根本没法接触军队,即使有通天的威望也只是图唤奈何。
     这时候,一个不起眼的人站了出来,襄平侯纪通。纪通是烈士子女,他爸爸在争夺天下的时候殉职了,所以刘邦封他为侯爵。
     纪通此时的工作就是看管皇帝的符节,所谓符节大体上就是评书或者劣质古装剧里常有的“如朕亲临”之类的玩意儿。这么重要的东西竟然也在功臣手里,真的不是老天要亡吕家,是他们自己太不小心了。
     周勃找来纪通让他到北军大营假传圣旨,宣称,皇帝要太尉接管北军。这是第一波。
     接着,周勃又安排了两个人,郦寄和刘揭,让他们去劝说吕禄吕禄交出北军的将印,主动离开北军大营。这是第二波。
     郦寄和刘揭找到吕禄后,劝说道:皇帝已经让太尉来接管北军了,想让你快点去封地。你马上把将印交出来,立刻去封地,否则,就大祸临头了。(帝使太尉守北军,欲足下之国,急归将印辞去,不然,祸且起。)
     可怜的吕禄,看着面前这两个人,做出了一个可怕的选择。
     在吕禄看来,刘揭是姓刘的可能不靠谱,但郦寄可是自己的铁哥们儿,绝对是为了自己的未来着想。
     在这个判断下,吕禄交出了北军将印。同时也交出了吕家的未来,交出了一个血色的九月。
     安排了两波谎言攻势后,周勃开始动身前往北军大营,来到北军大营后,吕禄已经走了。此时周勃下了一道命令:站在吕氏一边的露出右肩膀,站在刘氏一边的露出左肩膀。(为吕氏右襢,为刘氏左襢。)
     众官兵看着渐行渐远的吕禄的背影,傻瓜也明白该露出哪只肩膀,全军都露出了左肩膀。
     就这样,周勃轻易的拿到了一支武装。
     看看周勃的步步算计,再看看吕禄的轻率放弃,两者玩儿政治的水准压根儿就不在一个档次。周勃得到过权力,也失去过权力,知道权力的重要,所以面对吕禄这个绣花枕头也谨慎行事。反观吕禄,得到权力是如此的轻松,以至于他根本就不知道权力的重要性,放弃的时候如此草率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2025-09-01 18:44:4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淡紫桔梗
  • 待选秀女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自我实现
尊重需求
社交需求
安全需求
生理需求
     我认为无论几个层次,不外乎两个方面,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
     当年跟着刘邦出生入死的时候,这些功臣们更多的是出于物质方面的需求,但是坐了天下后,物质的需求得到了充分的满足和保障后,他们自然而然的就进步到精神需求的高度,那就是参与管理天下。
     在刘邦时代,这些功臣的精神需求也得到了足够的满足,从而在汉家朝堂上形成了历史上罕见的布衣卿相的局面。刘邦也对这些功臣表示了足够的尊重,例如,内政基本上就是交给了萧何,在废太子的时候也尊重了周昌的反对。
     说实话,在惠帝时代,这些功臣的管理欲望也得到了充分满足,虽然曹参玩儿萧规曹随,但是京师的武装和皇宫的安全基本上都在功臣手中,所以张辟强才劝他们交出这两项职责。
     但是在吕雉时代,功臣们的这些满足没有了,吕家把持了汉家朝堂,这些功臣处于闲置状态,空有高职位(右丞相陈平、太尉周勃),实际上却不管事。
     如果从来没有得到也就罢了,得到的又被抢走了,这些功臣的心思可想而知。但是基于吕雉的特殊身份(老板娘),这些功臣只能隐忍不发。
     最早动手的不是这些功臣,而是诸侯王。
     齐王刘襄(刘肥的儿子)有个弟弟刘章娶了吕禄的女儿,刘章从老婆那里知道吕雉已经西游了,立刻就通知了自己的哥哥齐王刘襄。
     八月丙午(二十五),刘襄起兵西进。
     刘襄的西进给了功臣们机会,毕竟吕家那帮后生没有多少打仗的经验,这种时候只能依靠功臣。汉朝廷派灌婴率军前去抵抗齐王,这给功臣们增添了一枚重重的砝码。
     灌婴出兵后并没有着急开战,而是在荥阳停了下来,齐王刘襄一看就知道轻松西进没什么指望了,灌婴在浴血奋战的时候,刘襄他爹还在项羽那里做俘虏呢,刘襄自己也知道自己的斤两,很知趣的停下了西进的步伐。
     双方默契的对峙着。
     这种局面对功臣最有利,京师内有将相作内应,京外有大军相呼应,天下的局势就这样轻易的转到功臣的掌中。
     有笑的,就会有哭的,这种局面对吕氏最不利,不管功臣们站在哪一边,他们都将不会独占朝堂了。
     在京师内的功臣也没有闲着,而是紧锣密鼓的在筹备着。
     “政变”这两个字的前面通常还有两个字“军事”,不靠军队而政变成功的,以我的孤陋寡闻还真没听说过,最少也得动用XXXX部队吧。
     当时长安城内有两支常备军,南军和北军,南军的职责是保卫皇宫,也就是保护大汉王朝的大脑,北军的职责是保卫京城,算是保护大汉王朝的心脏吧。
     当时两支军队的指挥权都在吕家的人手里(张辟强的主意),可能事后诸葛亮会说,要是当时不把指挥权交出去就好了。问题是,如果当时不交出指挥权,功臣们可能活不到吕雉去世。
     简单说,当年交出指挥权是避免更多的损失,如今抢夺指挥权是把当年的损失拿回来,或者还有利息呢。这就是,此一时,彼一时,也算是辩证法吧。
     抢夺军事指挥权这种事就交给周勃了,不仅仅是因为他的武将出身,还有他当时的身份,当时周勃是太尉,去抢军权名正言顺。



  • 淡紫桔梗
  • 待选秀女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相反,他们更加看重封地,认为封地才是命根子。
     什么是纨绔子弟,这就是纨绔子弟,只看重看得到的东西,而轻易放弃看不见的东西,殊不知,这个看不见的权力,才是看得见的封地的重要保证。他们很好的诠释了本末倒置这个成语。
     这好有一比,把核武器交给儿童当玩具,儿童觉得不好玩儿,转手就把核武器倒给恐怖分子换糖吃。
     结局从这一天开始,高后八年(前180年)九月庚申(初十)。
     这天早晨,代理御史大夫曹窋(曹参的儿子)来找相国吕产商量国事,碰巧遇到从齐国出差回来的郎中令贾寿在向吕产汇报工作。
     郎中令贾寿开口先是把吕产数落了一通:你早不到封地去,现在想去,还能去吗?(王不蚤之国,今虽欲行,尚可得邪?)
     接着,贾寿把在前方听到的齐国与灌婴已经合作,准备对吕家下手的消息告诉了吕产,并劝吕产,赶紧进皇宫。
     此时,吕家手里也只有皇帝这一张牌,只要把皇帝牢牢控制在手里,不怕他们掀起滔天大浪。
     曹窋在旁边听了个清清楚楚。
     难道吕雉临死前没有告诉这些后生要提防老功臣吗?吕家这些后生怎么对这些老功臣的后代如此不设防?让这种人搞政治,简直就是对他们本人不负责任嘛。
     曹窋听到这个消息后,以最快的速度告诉了陈平和周勃,图穷匕见的时刻到来了。
     前面说过,周勃根本没法接触军队,即使有通天的威望也只是图唤奈何。
     这时候,一个不起眼的人站了出来,襄平侯纪通。纪通是烈士子女,他爸爸在争夺天下的时候殉职了,所以刘邦封他为侯爵。
     纪通此时的工作就是看管皇帝的符节,所谓符节大体上就是评书或者劣质古装剧里常有的“如朕亲临”之类的玩意儿。这么重要的东西竟然也在功臣手里,真的不是老天要亡吕家,是他们自己太不小心了。
     周勃找来纪通让他到北军大营假传圣旨,宣称,皇帝要太尉接管北军。这是第一波。
     接着,周勃又安排了两个人,郦寄和刘揭,让他们去劝说吕禄吕禄交出北军的将印,主动离开北军大营。这是第二波。
     郦寄和刘揭找到吕禄后,劝说道:皇帝已经让太尉来接管北军了,想让你快点去封地。你马上把将印交出来,立刻去封地,否则,就大祸临头了。(帝使太尉守北军,欲足下之国,急归将印辞去,不然,祸且起。)
     可怜的吕禄,看着面前这两个人,做出了一个可怕的选择。
     在吕禄看来,刘揭是姓刘的可能不靠谱,但郦寄可是自己的铁哥们儿,绝对是为了自己的未来着想。
     在这个判断下,吕禄交出了北军将印。同时也交出了吕家的未来,交出了一个血色的九月。
     安排了两波谎言攻势后,周勃开始动身前往北军大营,来到北军大营后,吕禄已经走了。此时周勃下了一道命令:站在吕氏一边的露出右肩膀,站在刘氏一边的露出左肩膀。(为吕氏右襢,为刘氏左襢。)
     众官兵看着渐行渐远的吕禄的背影,傻瓜也明白该露出哪只肩膀,全军都露出了左肩膀。
     就这样,周勃轻易的拿到了一支武装。
     看看周勃的步步算计,再看看吕禄的轻率放弃,两者玩儿政治的水准压根儿就不在一个档次。周勃得到过权力,也失去过权力,知道权力的重要,所以面对吕禄这个绣花枕头也谨慎行事。反观吕禄,得到权力是如此的轻松,以至于他根本就不知道权力的重要性,放弃的时候如此草率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 街角处的怀念
  • 待选秀女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我家冯绍峰最帅,哈哈


  • N次喜欢你
  • 待选秀女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公元前179年,即汉文帝刘恒即位的第一年,刘襄去世。死因没有记载。考虑到刘襄那时不过26岁左右,最大值也绝不会超过35岁,所以正当壮年,他的死非常可疑


  • 恋语情缘
  • 心计顺常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刘肥?这个名字取得......有点儿特色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13回复贴,共1页
<<返回美人心计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