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反,他们更加看重封地,认为封地才是命根子。
什么是纨绔子弟,这就是纨绔子弟,只看重看得到的东西,而轻易放弃看不见的东西,殊不知,这个看不见的权力,才是看得见的封地的重要保证。他们很好的诠释了本末倒置这个成语。
这好有一比,把核武器交给儿童当玩具,儿童觉得不好玩儿,转手就把核武器倒给恐怖分子换糖吃。
结局从这一天开始,高后八年(前180年)九月庚申(初十)。
这天早晨,代理御史大夫曹窋(曹参的儿子)来找相国吕产商量国事,碰巧遇到从齐国出差回来的郎中令贾寿在向吕产汇报工作。
郎中令贾寿开口先是把吕产数落了一通:你早不到封地去,现在想去,还能去吗?(王不蚤之国,今虽欲行,尚可得邪?)
接着,贾寿把在前方听到的齐国与灌婴已经合作,准备对吕家下手的消息告诉了吕产,并劝吕产,赶紧进皇宫。
此时,吕家手里也只有皇帝这一张牌,只要把皇帝牢牢控制在手里,不怕他们掀起滔天大浪。
曹窋在旁边听了个清清楚楚。
难道吕雉临死前没有告诉这些后生要提防老功臣吗?吕家这些后生怎么对这些老功臣的后代如此不设防?让这种人搞政治,简直就是对他们本人不负责任嘛。
曹窋听到这个消息后,以最快的速度告诉了陈平和周勃,图穷匕见的时刻到来了。
前面说过,周勃根本没法接触军队,即使有通天的威望也只是图唤奈何。
这时候,一个不起眼的人站了出来,襄平侯纪通。纪通是烈士子女,他爸爸在争夺天下的时候殉职了,所以刘邦封他为侯爵。
纪通此时的工作就是看管皇帝的符节,所谓符节大体上就是评书或者劣质古装剧里常有的“如朕亲临”之类的玩意儿。这么重要的东西竟然也在功臣手里,真的不是老天要亡吕家,是他们自己太不小心了。
周勃找来纪通让他到北军大营假传圣旨,宣称,皇帝要太尉接管北军。这是第一波。
接着,周勃又安排了两个人,郦寄和刘揭,让他们去劝说吕禄吕禄交出北军的将印,主动离开北军大营。这是第二波。
郦寄和刘揭找到吕禄后,劝说道:皇帝已经让太尉来接管北军了,想让你快点去封地。你马上把将印交出来,立刻去封地,否则,就大祸临头了。(帝使太尉守北军,欲足下之国,急归将印辞去,不然,祸且起。)
可怜的吕禄,看着面前这两个人,做出了一个可怕的选择。
在吕禄看来,刘揭是姓刘的可能不靠谱,但郦寄可是自己的铁哥们儿,绝对是为了自己的未来着想。
在这个判断下,吕禄交出了北军将印。同时也交出了吕家的未来,交出了一个血色的九月。
安排了两波谎言攻势后,周勃开始动身前往北军大营,来到北军大营后,吕禄已经走了。此时周勃下了一道命令:站在吕氏一边的露出右肩膀,站在刘氏一边的露出左肩膀。(为吕氏右襢,为刘氏左襢。)
众官兵看着渐行渐远的吕禄的背影,傻瓜也明白该露出哪只肩膀,全军都露出了左肩膀。
就这样,周勃轻易的拿到了一支武装。
看看周勃的步步算计,再看看吕禄的轻率放弃,两者玩儿政治的水准压根儿就不在一个档次。周勃得到过权力,也失去过权力,知道权力的重要,所以面对吕禄这个绣花枕头也谨慎行事。反观吕禄,得到权力是如此的轻松,以至于他根本就不知道权力的重要性,放弃的时候如此草率也就在情理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