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不明白”,其实是个挺不准确的表达,但是好像也找不到什么词比这个更准确了。这么说吧,我觉得拍电影是一种表达(意识的和无意识的),看电影是一种获得(经验和感觉),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东西是以心传心的。
所谓的明白,也就是看得会心,一种超越了言语的获得。比如《太阳照常升起》,我和我gg看完了都觉得是好片,觉得心灵某处被击中了,觉得从姜文那里接收到了某种情绪,且都有想哭的冲动。尽管我们也对影片的细节作了许多讨论,但是对于接收到的情绪,我们并没法用语言进行结构化的概括,当然我们都明白对方明白。
而侯导的这部片子,我在观影的过程中以及结束之后,并没有会心的体验,我感觉我没能接收到他发出的东西,所以我会执着于去挖掘,从细节挖,从我能看到的地方挖,我想知道他到底发出了什么。我gg说他接收到一种感觉,在观影的时候他想起童年的时候,有大把大把的时光用于对着门外的枫杨树发呆,那种孤独与专注的状态。我没收到,并且我觉得即使有这种感觉也是侯导影片固有的质地,这部片子想表达的不止这么多。
《咖啡时光》我没看过,我只知道是侯导向小津致敬的片子,56年的《红气球》我也没看过,但是我知道二者的渊源。我觉得我的不明白来自于对两个文本的无知,一是56年的《红气球》,二是片中出现多次的《张生煮海》。我试着从《张生煮海》里找出些因由来,却被我gg斥之为阐释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