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辰教育吧 关注:34,173贴子:4,955
  • 4回复贴,共1

父母必读:富养儿女,穷养自己,“双标”是中国父母的通病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中国父母式双标
最近常听到家长感叹:“现在养个孩子真是花钱,过一个暑假要贴上好几个月的工资。”
想到先前看过的一篇热门文章,标题就叫《半年工资,养不起一个暑假的孩子》,看来都是真实写照。
我采访了一个妈妈:“给孩子花费那么多钱报夏令营、暑假班,自己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有必要吗?”
“当然有必要。”她的回答很坚定,原因是“她不想自己的孩子比别人差”。
“我们省吃俭用点没关系,只要能给孩子最好的。”这位妈妈补充道。

有句老话叫“穷养儿富养女”,但事实上,如今的父母不管养儿养女,都在倾尽全力“富养”。
这种为人父母的心情并不难懂:一切都想给孩子最好的,别人没有的咱要有,别人有的咱要优。而为了“富养”孩子,他们并不在意“穷养”自己……
这是中国很多父母的价值观,为人父母,就该为儿孙倾尽所有。好像不穷养自己,不牺牲自己,就称不上爱孩子。
二:穷养自己的人,心里住着低价值的自我
“富养儿女,穷养自己”的观念,早已在很多人的潜意识里根深蒂固。之前看电视剧《虎妈猫爸》,有一段剧情让我印象深刻。
剧中的妈妈不允许女儿输在起跑线上,即使生活拮据,也要购买昂贵的有机蔬菜给女儿吃。但女儿不爱吃青菜,想把嘴里的青菜吐出来,她严厉地逼着女儿咽下去。
爸爸看不下去,说:“她不想吃就别吃了,一个蔬菜能有多少钱。”

这句话直接引燃了妈妈的怒火,她咆哮道:“你知道这些菜多少钱一斤吗?我们平时赚钱不容易,现在好吃好喝都用在她身上了,她怎么这么不知道好歹!”
朋友曾跟我分享过一个类似的故事,当年上学正值长身体的时候,他妈妈经常给他做排骨汤,但他觉得太油腻不喝,妈妈就大发雷霆,骂他不知好歹,当时他觉得妈妈简直有些歇斯底里。
后来当他有了孩子,才终于明白了妈妈的心情。原来,排骨汤的背后是妈妈对自己的亏待,她舍不得吃的排骨汤,却被自己视而不见,让她有了怨念。
当一个人牺牲自我,开始穷养自己时,很容易成为一个自我价值感低的人。
自我价值感反映了一个人对自己的悦纳程度。当一个人的自我价值感比较高时,他才会重视自己,肯定自己,自尊、自信和自强。
但是当一个人自我价值感比较低时,他的内心就会有更多的恐惧和自卑,认为自己不配得到很多东西。
实际上,我们的父辈很多都是自我价值感比较低的人。
在他们那个年代,满足温饱尚且不易,大多数人的精神世界得不到足够的呵护和重视,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存在感极低。
所以,他们很容易产生“自己不配得到,不该拥有”的心理,习惯了去“委屈自己、成全孩子”。
三:父母和孩子间的“贫富差距”,将带来两个弊端
穷养自己,富养儿女,单纯是“父母牺牲”换来“儿女受益”这么简单吗?只怕,穷养了自己,也富养不了孩子。
“啃老族人群”便是一个缩影。很多被“富养”惯坏的孩子学会了索取,学会了懒惰,学会了虚荣,却没有学会独立,学会节俭,学会感恩。
到头来,一对甘愿牺牲的父母,也许只培养出一个贪婪的孩子。
还有一些孩子,他们虽然懂得体谅父母,但相应的,他们也在不知不觉中继承了父母身上的那种“低价值感”。
我就曾多次听母亲说过,她小的时候家里条件不好,外公、外婆遭了很多罪,才把他们兄弟姐妹拉扯大。说起外婆省吃俭用的往事,她记忆犹新。
于是,哪怕如今的生活条件早已大大改善,但母亲还是继承了外婆的传统:她总是把那些残羹冷炙热来热去,哪怕饭桌上的新菜都已吃不完,结果新菜又剩下了,而她总是在吃着剩菜;出门逛街给家人买衣服时,她总是出手阔绰,大有非买不可的架势,但一提给她买新衣服,她就开始敷衍,认定几年前的衣服穿着挺好。
凡此种种,常常让我觉得她是在“虐待”自己。
成年之后,我也多多少少继承了母亲的传统,延续了“穷养自己,富养女儿”的魔咒——不管我自己有多大的能量,都愿意为了孩子去拼一拼、搏一搏,倾尽所有给孩子提供卓越的条件。

可是,困苦、缺憾也是孩子成长的沃土,坎坷和挫折也是孩子成长的必要条件,这些因素不该被我们忽视。
四:富养不光是花钱,更源于精神
很多人都认为富养就是花钱,其实这是一种偏见。
曾国藩曾说:“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庶几可以成大器。”
越是富贵家庭出身的孩子,在物质生活上越是会与寒士一样,培养勤俭自律的品性,将来才有可能成大器。
由此可见,富养带来的,应该是从气质、精神面貌、心态各方面的提升,而不仅仅是物质。有的家长,他们一味关注物质条件,对孩子“富养”在表面,忽视了精神滋养,穷于内在。
真正的富养,源于父母的“言传身教”,这也是为什么要“富养孩子前,要先富养自己”的原因。

“言传身教”的道理人人都明白,但又很容易被忽视。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说:教育就是一颗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这意味着,父母会享受生活,懂得松弛有度,孩子才知道如何掌控自己的人生;父母喜欢阅读,拥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孩子才能看到更广阔的世界;父母懂得爱自己,为自己而活,孩子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当我们学会富养自己,成为一个有底气的家长,才能源源不断地为孩子输送养分,培养出一个丰富而有趣的灵魂。
而对生活热情不高,极度穷养自己的父母,纵然使尽浑身解数富养儿女,也终究难以带给他们充盈与自信的内心。
父母不贫瘠,孩子才有爱,一起努力做个“富有”的家长吧!


1楼2019-08-09 11:46回复
    可怜天下父母心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9-08-09 13:2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