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吧 关注:246,083贴子:1,322,441

最精妙的上古记时法,奇门日法,雷公式。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最精妙的上古记时法,奇门遁甲日法,雷公式。
以前学奇门,学过不短的时间。
但一直不太敢于,拿奇门遁甲去实占;因为古书上讲的那些与奇门相关的时间系统常让人心生疑惑。象什么超神接气、拆补等等,这些都太繁琐了。
这与古时,人们追求易简的想法,是背道而行的。
奇门遁甲起源于连山易。在还没有成熟的干支记时之前,在还没有成熟的置闰方案之前,它就在被人们应用了。
因此,我一直想找到这个方案的源头。功夫不负有心人,于今天申时(2019/8/7),破解了这个问题。


1楼2019-08-07 16:13回复
    春秋战国的史籍中,记录了有一种被称作“日者”的搞预测的人。
    然后就是,出土文物中,被称做“日书”的预测记录也不少。
    我想,这些人事物的背后,总得有个强悍的数学工具做支撑,这样才行得通吧?


    2楼2019-08-07 16:20
    收起回复
      2025-09-02 06:25:0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日家奇门遁甲,这个知道一点,用来预测准不准,不知道。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9-08-07 16:50
      回复
        奇门遁甲出自连山,这个结论不一定对,奇门遁甲之术,最早叫太乙奇门式,奇门遁甲本出自太乙,太乙出自什么我也不知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9-08-07 16:59
        收起回复
          连山易称,山之出云,延绵不绝。
          雷公式称,山上有雷,声震百里,延绵不绝。
          从我推导的奇门遁甲日法来看,古籍所记录的连山易之特点,是有依据的,语言的描述是形象写真的。
          从卦象来说,雷公式日法,为雷山小过卦。
          小过卦,曾是“夏历”中的一个节点。
          连山之意,与震艮象相叠暗合。当然,当时并没有阴断两画的卦爻表示法,这只能说明后世的阴爻断两画是成功的画法,它暗合易数之理。


          5楼2019-08-07 17:25
          回复
            我之所以称,雷公式日法,为最精妙的上古记时法。
            是因为,从信息科学的角度来说,雷公式日法在时间信息的压缩上,是压缩比率最高的一种方案。
            我们平时用电脑时,常会遇到打个压缩包这种问题。而电脑、手机上的一些文件,有一些在你不知道的时间,就已经被各种软件作了压缩处理。
            比如,你自拍一张相片,这个相片能让人认出是你,但它的实际数据已经被手机上的软件压缩处理过了。
            相片这种压缩数据,被称为有损压缩的数据,只要图象不被扭曲太过,只要还象你,扔掉很多图象数据是可以接受的。而预测术中的形法,与这种有损数据压缩的方案很相似。
            但是,在时间占卜法中,有损压缩是不可接受的;只能通过精妙的安排来提高压缩比率这一条路可走。


            6楼2019-08-07 17:38
            回复
              雷公式日法中,戊己庚辛壬癸,这六个字,代表了十二年中的每一天,都可以被精确地记录下来。
              十二年,四千三百八十三天,能被压缩到六个字以记录之,这种精妙,让人叹为观止。


              7楼2019-08-07 17:45
              回复
                回复不习子:日家奇门遁甲,这个知道一点,用来预测准不准,不知道。
                ---------------------------------------------
                我们学占卜通常都遇到过古法不准、古诀不验的实际情况。这个问题,与时间的压缩表示法有很大的关系。预测术中的一个字,它在时间上,可能代表年,但同时它又代表某一个特定的月或日。只有当你清楚自己用某一个字时,它处在的精确时间是什么,这时,那些古诀的准确性才会表现出来。
                在不少古书上,我们可以看到作者自信满满地夸下海口,写下如“纤毫不差”这种文字,后人一用又不是那么会事儿,问题多出在这里。


                8楼2019-08-07 18:33
                回复
                  2025-09-02 06:19:0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出云之数1248
                  1
                  12
                  124
                  1248
                  1
                  12
                  124
                  1248
                  1
                  12
                  124
                  1248
                  1
                  12
                  124
                  1248

                  。。
                  。。。
                  。。。。
                  如此循环,到无穷无尽。


                  9楼2019-08-07 22:12
                  回复
                    1
                    12
                    124
                    1248
                    这象是一座小山。
                    一坎劳
                    二坤役
                    四巽齐
                    八艮成言。
                    从河图时代进化到洛书时代的时间里,八卦基本卦意的确定,可能就与这座小山有关系。


                    10楼2019-08-07 23:56
                    回复
                      十二年的周期中,可以构成三座1248小山,连山,连三,这些说法都是形象的。
                      三座小山,与戊己庚辛壬癸六字相联,天然地构成3X6=18的十又八变的筮法原则,这个原则可能就启发了后来的大衍筮法。


                      11楼2019-08-08 00:06
                      回复
                        回不习子:太乙式、六壬式、遁甲式,这三式都因周文王的周易成熟了才成为“式”。在周易成熟之前,三式都有各自的与历法相关的数学模型,并且一直在被使用、被改进。六壬与遁甲是洛书这一系的,太乙是河图进化到洛书的时代里,那些受伏羲历法影响比较深的部族创造的另一种“洛书”,但它的思想与洛书不同,它是一种“反河图”,它的立足点还是“图”。
                        在周易成熟之后,太乙才与洛书取得一致,也才能与六壬、遁甲这两种算法取得一致。


                        12楼2019-08-08 00:32
                        回复
                          孔子当年感叹“河不出图,洛不出书”,其实是这个“图书”出了也等于没出。因为,孔子得到的是图书合一的周易资料,这些资料起点太高了;于是才有了孔子向民间老人问道的故事,孔子问的是夏之道与商之道。当然,孔子还是非常历害的,至少他对夏之道摸得门儿清,也就是说象“河图与洛书作什么用”这级别的问题孔子都已经是搞明白了的。比如说,井田制,它就是河图的运用;夏代历法,它就是洛书的运用;这些东西,孔子都向他的学生交代清楚了。
                          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洛不出书,吾已矣夫。


                          13楼2019-08-08 01:09
                          回复
                            书上只说过,文王拘姜里,做周易,就是为周易加了爻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9-08-22 18:43
                            回复
                              2025-09-02 06:13:0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回复heresy_me:
                              一、三式产生于西周建立之后,这个观点是对的。此三式为西周用官方力量打造的三种标准。三式统一之前,三式的前身各自都有各自的、能成熟应用的算法,只是三者之间互相不能协作交流。三式主要是以周文王的三才理念为核心来求得统一。
                              二、“传言后天卦方位卦为文王所作,”这个传言,只是在女娲族后裔中才有,因文王作为第一人,把中原已经成熟的洛书这一系的知识,成功地推广到了使用太乙数的女娲族后裔部族中,这些部族的人们这样纪念文王很自然。三式中六壬式最晚才完成,但也是周初就由周公旦带领一些商周贵族知识分子协作完成了,官方版六壬式使用周族的太阴历。用二十节气的历史去推测数术的历史是一种错误的路线,至少在六壬高手中,很少用二十四节气去推六壬盘的,月将因月亮而设,中气因月望之气而定。太乙数传承的是,介于河图与洛书之间的一种变化,从血统上讲,周易比连山易更接近伏羲氏易学。
                              三、你之所以会在你的长篇回复中提到邵子的元会运世,是因为易学原理中“同气相求”在影响你。我在前面提到的“出云之数”1248,它其实也是邵子数学中的“世系数”,邵子的一世会构成一个万物数,但邵子的万物数与周易的万物数有一些区别,邵子的一万乘以世系数1248就可以与文王的一万形成一一对应的关系。市面上的很多学者想当然地把邵子的学说归类到主观唯心这一类,问题就出在这儿,他们既不知道周易的万物数代表的是什么,更不知道邵子的先天易学如何与周易相结合。他们传播的这种观念对你产生的影响就是,你认为年月由人,这是一种虚拟年的唯心观念。古人可以设计“虚星”或“虚年”、“虚月”,但这种设计不是虚拟的,不由人主观想象来定,它们主要由“日”来定。


                              20楼2019-08-23 16:3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