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秦汉至南北朝时期(公元前206—公元589年)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大同地区古代矿产开发利用初步发展时期。
秦代建立起来的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政权,至两汉时期得以巩固,封建政治经济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虽然到了东汉末期,连年混战,以后相继出现了三国鼎立和南北朝对歭的局面,但封建经济仍然曲折的前进。在这一时期,大同以煤炭为主的矿业开发得到初步发展,不仅考古中的证据多有发现,而且关于矿业的文献记载也逐渐增多。
据在浑源县“麻庄汉墓群”、阳高县“古城汉墓群”及天镇县、大同县、左云县、广灵县、灵丘县及邻区山阴县、右玉县汉代墓葬中挖出集石、集炭,出土文物有铜器、陶器、漆器、铁器、骨器等,种类有五铢钱、铜镜、铜灯、铜鼎、铜酒樽、铁刀、铁箭,还有汉瓦、陶壶、石砚、印章及煤块。据此可以说明,大同一带铜器制造,铁器冶炼达到了相当高的工艺水平。煤炭开发利用至迟始于西汉,亦即公元前200年左右。
北魏时期(公元386—534年),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 .漯文》中,对大同当时有关煤炭的情况曾有这样的记载:“右合火山西谿(溪)水,水导源火山,西北流,山上有火井,南北六十七步,广减尺许,源深不见底,炎势上升,常若微雷发响,一草爨(窜)之烟腾火发”。“一水自枝渠南流,东南出,火山水注之,水发火山东谿(溪),东北流出山,山有石炭,火之热间(同)樵炭也”。这正是关于大同矿区煤层自燃的详细而又明确的记载。清乾隆年间的《大同府志》对该“火山”位置推定云:“疑火山即今口泉,其西山犹产石炭”。据原大同矿务局地质处蔡忠信、雁北地区文物工作站张畅耕、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贾兰坡、卫奇等的研究和实地考察,“火山西谿”即今马脊梁,“火山东谿”正是口泉沟一带的地下煤层自燃现象(见《中国古代煤炭开发史》)。郦道元在北魏朝廷作官,北魏的都城即今大同市旧城城北一带。勤于考察的郦道元对这一带的情况是清楚和熟知的,记录如此逼真、形象,不仅说明记载可靠和有重要价值,也反映出北魏时大同煤炭已开采利用。
其他矿产,据《魏书、食货志》载:“世宗延昌三年,秋,恒州又上表,白登山有银矿,八石得银七两,锡(应为铅)三百余斤,其色洁白,有逾上品。诏并置银官,常令采铸”。后因出银不多,罢官改为民营。文中所指的白登山即为现今的马铺山。
秦汉时期,把盐铁相提并论,汉武帝于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实行盐铁官营政策,食盐的采制得到了发展。楼烦和沃阳(左云),一种从盐渍土中或地表卤水熬制而成的散盐,成了当时大同地区汉民族和少数民族生产、生活的必需品。
砖瓦烧制也是大同比较发达的工业。大同境内长城的前身历史距今已二千三百余年,自战国时代的赵国筑长城自代阴山下(《史记、匈奴传》),至秦朝筑万里长城,创建了我国古代砖石建筑最大、最早的不朽遗产。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大同地区古代矿产开发利用初步发展时期。
秦代建立起来的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政权,至两汉时期得以巩固,封建政治经济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虽然到了东汉末期,连年混战,以后相继出现了三国鼎立和南北朝对歭的局面,但封建经济仍然曲折的前进。在这一时期,大同以煤炭为主的矿业开发得到初步发展,不仅考古中的证据多有发现,而且关于矿业的文献记载也逐渐增多。
据在浑源县“麻庄汉墓群”、阳高县“古城汉墓群”及天镇县、大同县、左云县、广灵县、灵丘县及邻区山阴县、右玉县汉代墓葬中挖出集石、集炭,出土文物有铜器、陶器、漆器、铁器、骨器等,种类有五铢钱、铜镜、铜灯、铜鼎、铜酒樽、铁刀、铁箭,还有汉瓦、陶壶、石砚、印章及煤块。据此可以说明,大同一带铜器制造,铁器冶炼达到了相当高的工艺水平。煤炭开发利用至迟始于西汉,亦即公元前200年左右。
北魏时期(公元386—534年),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 .漯文》中,对大同当时有关煤炭的情况曾有这样的记载:“右合火山西谿(溪)水,水导源火山,西北流,山上有火井,南北六十七步,广减尺许,源深不见底,炎势上升,常若微雷发响,一草爨(窜)之烟腾火发”。“一水自枝渠南流,东南出,火山水注之,水发火山东谿(溪),东北流出山,山有石炭,火之热间(同)樵炭也”。这正是关于大同矿区煤层自燃的详细而又明确的记载。清乾隆年间的《大同府志》对该“火山”位置推定云:“疑火山即今口泉,其西山犹产石炭”。据原大同矿务局地质处蔡忠信、雁北地区文物工作站张畅耕、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贾兰坡、卫奇等的研究和实地考察,“火山西谿”即今马脊梁,“火山东谿”正是口泉沟一带的地下煤层自燃现象(见《中国古代煤炭开发史》)。郦道元在北魏朝廷作官,北魏的都城即今大同市旧城城北一带。勤于考察的郦道元对这一带的情况是清楚和熟知的,记录如此逼真、形象,不仅说明记载可靠和有重要价值,也反映出北魏时大同煤炭已开采利用。
其他矿产,据《魏书、食货志》载:“世宗延昌三年,秋,恒州又上表,白登山有银矿,八石得银七两,锡(应为铅)三百余斤,其色洁白,有逾上品。诏并置银官,常令采铸”。后因出银不多,罢官改为民营。文中所指的白登山即为现今的马铺山。
秦汉时期,把盐铁相提并论,汉武帝于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实行盐铁官营政策,食盐的采制得到了发展。楼烦和沃阳(左云),一种从盐渍土中或地表卤水熬制而成的散盐,成了当时大同地区汉民族和少数民族生产、生活的必需品。
砖瓦烧制也是大同比较发达的工业。大同境内长城的前身历史距今已二千三百余年,自战国时代的赵国筑长城自代阴山下(《史记、匈奴传》),至秦朝筑万里长城,创建了我国古代砖石建筑最大、最早的不朽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