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随着京沪二通道的逐渐推进,津潍线路与环渤海线路合并,并升级为国家干线,这样整合对于滨海地区的线路规划和交通是有利的,同时我们看到从去年的规划中将于家堡站改为滨海站,并提出打通滨海站的规划方案,今日津雄线路也有了新的动向,从种种迹象来看,大港东站的站位和位置也逐渐明晰起来,下面结合规划给大家说明一下:
1.大港东站设站的意义在于形成京沪二通道和津雄南下的连接枢纽站。
2.从京沪二通道设站规模来看,国家初步规划的是4000,符合区域级线路标准,但实际建设中往往地方会实行扩建,上面也说了若只有京沪二线,大港设站的必要性大大降低,正因为增加了津雄城际,从目前线路的规划来看,津雄城际过津南站后分线运行,北上滨海站,南下大港东站。正因为津雄城际要南下接驳京沪二线,大港东站设站的意义就大大凸显出来,这是我港之幸,雄安的出世,大港人民的交通问题也算因祸得福。
3.具体到大港设站的位置,这也是大家现在最为关心的,从目前最新的规划方案和之前的线路规划的种种版本中,之前规划中存在北大港水库西线和东线的两个方案,之后随着北大港湿地的保护和线路的优化,近两年中的规划中京沪二通道在大港地区一直是沿海景大道以东敷设,这点上没有变化。只是在塘沽地区接驳京滨城际和京津城际上有分歧,在停靠站上是原滨海站还是于家堡站上有分歧,随着去年于家堡更名滨海站,在津潍线路预可研的规划上将于家堡的断头站打通后,规划线路形成了塘沽弯,但是从于家堡站南下线路到大港东站均是沿海景大道东侧敷设直到黄骅。
4大港东站之前规划中叫滨海南,后来随着津雄城际的出现,大港东站出现在规划中,之后的若干版本的变化均是以大港东站相称,这次京沪二线可研报告中以滨海南站命名,可见想体现滨海的统一,这也无可厚非,不过从线路站点规划未曾变化,依旧是大港东站规划的站点,至于具体站点,从目前了解到的规划信息来看在港东三道和港东六道间南北增加1千米的范围内,大致区域以港东一道到世纪大道之间。这个线路的位置省级和京津冀地区以及国家站点规划都没有变动过,应该比较可信。所以说的距大港东5.4公里,是以原大港地区中心位置向东的距离,正好在海景大道以东位置。通过了解得知,这样规划有利于中部新城南起步区和港东新城的发展,利于开发区中区,对带动滨海南部地区的发展将起到至关重要作用。
5.从目前情况来看,中部新城南起步区开始了挂地行动,可见中部新城南部的规划实施启动在即,这与天津与滨海南部的规划密不可分。从规划层面看,国家层面京沪二通道中津潍和环渤海合并升级国家线路,这是主要方向,京津冀地区核心区枢纽规划方案去年底形成,正在报批,这是其二,高速铁路中津潍津雄环渤海的站位确定实施建设,再加上今年天津第三批轨道交通的规划方案,是要高铁线路站点的确定后才能有更加完善的轨道规划,从时间上来看国家、京津冀、天津和滨海的高铁线路的逐步确定和第三批轨道交通规划才是展现滨海南部,天津南部交通发展的雏形。
6.很多人会疑虑大港东站的规模和停靠车次,其实这些不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大交通规划,从不是将所有车次集中于一站,这样会造成更大的交通弊病,分散交通压力,形成多区域的交通格局,这才是大交通概念,滨海的发展,绝不是滨海站一家独大,天津交通的发展也不是一个天津站能解决的,这正是滨海南应运而生的意义所在,京沪二线津雄城际,东西南北的大通道,在大港东设站,形成南下接驳通道,之后的轨道交通的接驳,中部新城的大发展这些才是大家关注的焦点,有了滨海南部的发展,滨海南部的轨道交通还会少吗,车次还会少吗,车站规模还会小吗???想想几年前的天津南站有什么,以后的大港东可以期待,让我们拭目以待!!!愿我港人民生活越来越好!!!
1.大港东站设站的意义在于形成京沪二通道和津雄南下的连接枢纽站。
2.从京沪二通道设站规模来看,国家初步规划的是4000,符合区域级线路标准,但实际建设中往往地方会实行扩建,上面也说了若只有京沪二线,大港设站的必要性大大降低,正因为增加了津雄城际,从目前线路的规划来看,津雄城际过津南站后分线运行,北上滨海站,南下大港东站。正因为津雄城际要南下接驳京沪二线,大港东站设站的意义就大大凸显出来,这是我港之幸,雄安的出世,大港人民的交通问题也算因祸得福。
3.具体到大港设站的位置,这也是大家现在最为关心的,从目前最新的规划方案和之前的线路规划的种种版本中,之前规划中存在北大港水库西线和东线的两个方案,之后随着北大港湿地的保护和线路的优化,近两年中的规划中京沪二通道在大港地区一直是沿海景大道以东敷设,这点上没有变化。只是在塘沽地区接驳京滨城际和京津城际上有分歧,在停靠站上是原滨海站还是于家堡站上有分歧,随着去年于家堡更名滨海站,在津潍线路预可研的规划上将于家堡的断头站打通后,规划线路形成了塘沽弯,但是从于家堡站南下线路到大港东站均是沿海景大道东侧敷设直到黄骅。
4大港东站之前规划中叫滨海南,后来随着津雄城际的出现,大港东站出现在规划中,之后的若干版本的变化均是以大港东站相称,这次京沪二线可研报告中以滨海南站命名,可见想体现滨海的统一,这也无可厚非,不过从线路站点规划未曾变化,依旧是大港东站规划的站点,至于具体站点,从目前了解到的规划信息来看在港东三道和港东六道间南北增加1千米的范围内,大致区域以港东一道到世纪大道之间。这个线路的位置省级和京津冀地区以及国家站点规划都没有变动过,应该比较可信。所以说的距大港东5.4公里,是以原大港地区中心位置向东的距离,正好在海景大道以东位置。通过了解得知,这样规划有利于中部新城南起步区和港东新城的发展,利于开发区中区,对带动滨海南部地区的发展将起到至关重要作用。
5.从目前情况来看,中部新城南起步区开始了挂地行动,可见中部新城南部的规划实施启动在即,这与天津与滨海南部的规划密不可分。从规划层面看,国家层面京沪二通道中津潍和环渤海合并升级国家线路,这是主要方向,京津冀地区核心区枢纽规划方案去年底形成,正在报批,这是其二,高速铁路中津潍津雄环渤海的站位确定实施建设,再加上今年天津第三批轨道交通的规划方案,是要高铁线路站点的确定后才能有更加完善的轨道规划,从时间上来看国家、京津冀、天津和滨海的高铁线路的逐步确定和第三批轨道交通规划才是展现滨海南部,天津南部交通发展的雏形。
6.很多人会疑虑大港东站的规模和停靠车次,其实这些不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大交通规划,从不是将所有车次集中于一站,这样会造成更大的交通弊病,分散交通压力,形成多区域的交通格局,这才是大交通概念,滨海的发展,绝不是滨海站一家独大,天津交通的发展也不是一个天津站能解决的,这正是滨海南应运而生的意义所在,京沪二线津雄城际,东西南北的大通道,在大港东设站,形成南下接驳通道,之后的轨道交通的接驳,中部新城的大发展这些才是大家关注的焦点,有了滨海南部的发展,滨海南部的轨道交通还会少吗,车次还会少吗,车站规模还会小吗???想想几年前的天津南站有什么,以后的大港东可以期待,让我们拭目以待!!!愿我港人民生活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