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3道道吧 关注:24贴子:1,212
  • 32回复贴,共1

读书,文字截取记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读书,文字截取记录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9-07-05 02:34回复
    沒有一個物體是永恆的。無常性是那麼細微,物體每一剎那中都在改變。當意識受到物體的引發,有多少剎那的意識就有多少無常物體的狀態。現象和心意瞬間的無常,這個概念很重要,這顯示出如果現象世界就算有一個固定的、永恆的、具足的存在個體,意識就會被停留在這個物體上,像是被黏住了,會無限延長停頓在那裡。到最後,所有世界上的意識都會被這個物體陷住,無法自拔。就是這個微細無常的存在,令佛法將現象界比喻成一場夢,或是一個幻象,或是一個永遠在改變、無法抓住的流動體。就算是我們看起來實在的東西,像一張桌子,每一剎那都在改變。我們意識的河流是由一串極短的剎那組成,而這又被外在世界無限小的變化所引發。只有當我們把這些剎那組合在一起,才能夠有一種對總體現實的印象。
    ——《僧侶與哲學家》
    Readmoo讀墨電子書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9-07-05 02:35
    回复
      2025-08-17 04:30:3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书名,僧侣与哲学家,这本书非常适合对佛学感兴趣但难信佛法的人看,如果你是个非常受科学影响的人,这本书非常适合作为学佛入门,由于现在社会很多人都受科学影响深,所以我的观点这本书对很多人来说是最好的学佛入门书。不过这本书偏向哲学思考,所以并不是所有人容易看得懂。


      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9-07-05 02:43
      回复
        如果我早发现这本书就好了。因为我一直以为对佛学都是不信居多。即使多年来我一直喜欢听道道讲道理,但是我一直都是喜欢听他讲政治居多,他讲到佛学时之前我根本没兴趣听,我对佛学有一段时间甚至强烈的质疑、对抗。
        我对佛学感兴趣,是在道道消失在网络上之后的事,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大概18年才开始,突然拾起了对佛学的兴趣,一开始只是兴趣,现在,是信心。


        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9-07-05 02:50
        收起回复
          大陆版有大量删减,建议看台版。建议买电子书。淘宝也有盗版实体书。大陆简体字的版本有很多删减。


          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9-07-05 02:55
          收起回复
            當佛法談到現象的「空性」,它說現象「現起」,但它並不以任何方式反映固定個體的存在。例如,現代物理告訴我們,一個電子可以被視為一個微物質或者一個波動。但依一般常識,這兩種概念是完全不相符合的。電子造成的某些干擾現象,只能用一種方式來解釋,就是電子在同一剎那中同時通過兩種不同的洞。根據佛法,原子不能被視為固定的個體,以一種單一、已被決定的模式存在著。這麼說,被這些微物質所組成的外在大世界,怎麼可能有任何固定的真實性?這一切幫助我們毀掉我們對現象實質性的概念。佛法用這種方式肯定現象的究竟本質是空性,而這個空性之中包含著無限顯示的潛能。
            ——《僧侶與哲學家》
            Readmoo讀墨電子書


            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9-07-06 01:12
            回复
              父:換句話說,建構現實的原子沒有究竟真實性的理論,其實從來沒有經過任何實驗性的印證。你不能那麼確定這種說法是對的。所以你建立的這個心靈科學,是根據一個完全沒有被印證過的物質理論。
              ——《僧侶與哲學家》
              Readmoo讀墨電子書


              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9-07-06 01:40
              收起回复
                父:好,這還是一樣,佛教目標的達成,並不是依據外在世界確實的科學事實,反而是根據一個純粹的假設,一個方便的觀點來看世界,從來沒有被佛教徒用實驗的方式印證過。
                子:事實上,這個觀點,在自己所屬的領域裡,已經被實驗印證過。用實驗的方式可以知道阿斯匹靈能夠去除頭痛,同樣的,以這種方式對自己的內在下工夫,能夠去除憎恨、欲望、嫉妒、驕傲,以及所有一切會干擾心的東西。對我來說這種實驗的結果,最起碼和阿斯匹靈一樣有效吧!
                ——《僧侶與哲學家》
                Readmoo讀墨電子書


                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9-07-06 02:11
                收起回复
                  2025-08-17 04:24:3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父:可是對我來說這種說法就像是:讓我們擁抱某個對現實的觀念,因為這個觀念對我們是方便的,讓我們建立起一種合適我們的倫理哲學。
                  ——《僧侶與哲學家》
                  Readmoo讀墨電子書


                  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9-07-06 02:17
                  回复
                    我看到这本书的37%,我说句实话,这个父亲给我的感觉,更像是一个等待真相的小孩,而且他有点幼稚了。我有评价解读的自由,这个父亲应该也不会怪我,如果是事实的话他不会怪我,如果不是事实的话他也不应该介意误会。
                    这个父亲,从我看这本书37%内容来看,他非常执著,而且有点幼稚,就是说一般人可能没有那么好的耐心给你讲,他会觉得你水平不够而且由于你没有求学的态度所以会认为没有缘,为什么说他执著,因为他一直不肯放下的就是对科学的执著,即使这个僧侣给他解释过很多道理了,可是他觉得这些道理只是一种生活态度,而不是事实,他非要要求实验证明。。。这就是他的求真态度。。。但是,在我看来,是幼稚的,是水平不够。(我知道他是最高级得知识分子,我也知道我的知识不如他的百分之一,他写了多本书,是个最高级水平的知识分子,这个我知道)


                    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9-07-06 02:27
                    收起回复
                        父:這麼說好像一次已經說完了佛教的宇宙論、物理論和意識理論。在此我不願對這些理論和教義的原創性提出異議,因為它們反正都早於西方哲學,但我仍然被這些理論和西方哲學雷同之處吸引。這些雷同之處不是和某一個西方學派完全吻合,而是吻合於西方哲學從泰里士到康德某些階段的演化。
                        子:我想補充一點。佛法從來沒有表示自己壟斷真理,也從來沒有說發現了什麼新的東西。在佛法之中,問題不是如何建立教條,而且如何運用心的科學,透過修行,完成個人的轉化和對事物究竟本性的認識。
                      ——《僧侶與哲學家》
                      Readmoo讀墨電子書


                      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19-07-10 01:01
                      收起回复
                        这本书对我来说是最好的佛学入门书,我也收获了很多基本知识,而且重要的是,我对佛法的信心在升起。道道以前就跟我讲过,佛法,他不讲你信不信,不是信不信的问题。以前我不明白这什么意思,现在我明白了,佛法,他不讲你信不信,不是一句我信,而是信心的多少,学佛,其实可以说是一个信心的过程


                        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19-07-10 01:5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