诶。。。。谁说的这是他近几年读到的最令人动容的文章来着?
这是2005年天津的高考作文题吧?如若楼主放在当年,字数再控制一些,高考作文满分没的说的。
想起了——
黑鸭子演唱组低吟着“从今后再不见儿的身影,也再不闻儿的声音”中看到一朵破碎掉的清风白云缓缓驶出人们的视野,第一次体会到如斯的震撼和感伤。
想起了——
有着在硝烟中飘动的长髯和站在众生之巅睥睨人世浮沉的眼神,无坚不摧沉稳如山岳般的儒雅将军。是我的童年关于崇高情感的全部记忆。
想起了你说过——把二爷当成了配角实在是,有些对不起党对不起人民对不起陆老师对不起你家荣观。因为怕处理不好,所以故意淡去了他的形象……他复杂和深厚的形象,不得不让人用最淡的笔触去写,生怕写不好,唐突了圣贤。
其实看出来了, 这篇文里有一个潜藏的角色,是吕布。
云舒说:段和“将军”的对话,看得人由衷的感叹——语言间散落的情感和显示形成强烈反差,辛酸又此而生。
总感觉文章充满哲学,今天与明天的关系,生与死的关系,情与仇的关系,很微妙。
四大美女里我最喜欢貂禅和王昭君。一个轻舞着团扇,另一个伴随着黄沙。都说红颜薄命,而她们的命,不仅仅是一个“薄”字就能让人完全了然的。她们的生命并不属于自己——至少,在青春,在豆蔻,她们永远的失去了那美丽的年华。但她们又是如此神秘,正如你所说,假如貂禅还或着,究竟是如何的意味,一个经历了感情的锤炼,大生大死的绝色女子,衣袂翩翩的飘于尘世,又是如何一种图景?
有段时间在书局OR书店搜寻貂禅的资料,希望历史上也许真的有这么一个人——不过到后来也就释然了,为什么偏要找出来呢。也许就是因为她本不属于尘世间,才能带来那么一抹动人心魄的悲壮和美丽。
荣观接着感慨:
嗯,貂蝉也不是完全的虚构人物罢,这人在历史上还是有那么个影儿,三国志里的:“卓常使布守中合,布与卓侍婢私通,恐事发觉,心不自安。”这个侍婢大抵就是貂蝉的原型了。
细想其实就是这样,历史,江山;英雄,美人。
二爷是内心极为干净坦荡的霁月风光,貂蝉……是一朵破碎掉的清风白云。
很不喜欢月下斩貂那说法,要不说元代人傻没文化呢。原想突出关羽不为女色所惑,殊不知那帮无聊文人的狭隘英雄主义是怎样弄巧成拙毁掉了两个光辉形象啊。自认为他们的生命是不会有什么交集的,若有,也不会以如此结局告终。比起元剧里塑造的那个斩貂的“关大王”,零这文里写的二爷望见貂蝉身影时那声浅叹倒是显得非常人性非常到位,他毕竟是个人,男人,性情中人。
荣观 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