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了台词的表现,我们在回过头来说戏感。
综上所述,戏感的把握,可以简单归结为三个字:情—气—生
情是什么?情感、情绪
情感是长久的、持续的一个感情基调,亲情友情爱情、憎恨喜爱陌生。
情绪则是对待事物所产生的一个即时的反映,逗笑了,疼哭了,饿晕了,这是情绪。
那什么是气?洞虚大成?三花聚顶?长期练习能呼出气柱?滚ta奶nai腿的吧···
呼吸就是气!怎么运用气,就是你在模拟特定状态下的呼吸状态的过程。笑的肚子疼、气的直喘、跑的上气不接下气,气息的活动变化是一个常态。
关于练习我就不多说了,贴吧里已经发过无数次了,翻一翻精品贴。
丹田就不用说了吧?就上厕所用力那个地方···
声,就是声音,再次强调【任何不以把戏演好的技巧都是扯王8O】,如果单纯的追求声音的变化,出门左转伪音吧,这里的人都比较仇视这个。
言归正传,其实除去少部分人说的“变声”绝大部分小白们想学的应该叫“声音化妆术”这个声音化妆术啊···算了,我贴大佬连接吧
https://tieba.baidu.com/p/4834030937我们在配音时候所用到的声音的变化,是为了让我们更好的去贴合人物的特色,沉稳、干练、青涩、天真,这才是我们应该去考虑的。还有追求年龄感的,我妈今年50了,听声音比我媳妇还年轻呢,你说这找谁说理去?我朋友96年的,不看脸一张嘴跟40了似的!啥叫青年啊?啥叫少女呀?我跟我妈说:妈你是少女音!我妈不一大
脖搂子打死我!多关注关注人物,然后再去想他说话时什么样的状态,这才是正事。
情气声,到底是怎么样的关系呢?
情气声的正确关系应为:气随情动,声从气发;以情带声,声情并茂。
情是主导、是统帅,是内在的;而声音、气息则是被统帅、被引导的,是外在的。有声语言要“形神兼备”,“神”就是情,“形”就是声音和气息。片面强调“神”,必然导致“魂不附体”,片面追求“形”,必然造成“体不纳魂”。
其实仔细去想我上面说的生理状态啊,面目表情啊什么的,不难发现,这三者就是互相影响互相牵制的,情绪转变造成呼吸节奏变化,呼吸节奏变化造成说话声音改变,说话声音改变影响情感情绪表达。
至于你们想问的怎么影响?怎么变化?我请你去观察你身边的人和事!你妈骂你的时候什么样?公交车上看手机的乘客什么样?市场卖菜大妈什么样?这都是积累的,真听、真看、真感受这不是说着玩的!不然为什么演员们要去体验生活呢!不然姜昆脱离了人民群众为什么写不出好相声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