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开始】
从对键盘有想法开始,基本上就没考虑过机械键盘,因为没有深入了解
觉得贵,而且长得和普通键盘没啥区别。
所以,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都在用人体工学的薄膜键盘
微软的舒适曲线2000和3000,用了7年
【入坑】
直到有一次同事闲置下来一把鸭子的茶轴,型号忘了
当时觉得好奇,所以借来用了一下午
换回之前的薄膜键盘,发觉已经回不去了。所以正式打开折腾之路
【折腾】
接下来就是买第一把键盘的攻略了,看了很久,最后综合了自己的使用需求,决定买原厂1.0 青轴,因为:
1. 原厂,不会差到那里(后来正面有点naive了)
2. 青轴比较纯粹,最有机械感
3. 周围的同事都打不过我
4. 1.0和“艺术品”8.0是同源的,1.0完全可以用8.0的驱动解锁一些背光特效
【青轴 1.0】
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就有点发现,青轴不是最适合我的
因为如果是慢慢打字,一下一下敲,青轴的手感确实是所有我用过的轴体里面手感最爽的,chua chua chua
但是如果打字速度快了的话,青轴的段落感就会变成一种很无奈的粘滞感,以至于感觉打字不顺畅。
【再折腾】
后来偶然的机遇,用了一下同事的3494红轴
刚上手的时候,卧槽啥辣鸡玩意儿,软趴趴,唯一比青轴爽的就是打字比较快,比较顺畅
用了一个小时还了
换回青轴的时候,就想砸键盘,在适应了红轴的打字节奏之后,青轴的那种粘滞感更明显了
【红轴 1.0】
所以下定决心,卖掉青轴,买了红轴。
由于之前很喜欢1.0的工业设计,所以红轴还是1.0
然后天正地以为可以退烧了
【没折腾起来的黑轴】
入了红轴之后,刚好又有同事闲置了一把黑轴,体验了一下午,刚上手的时候很爽,力道十足,但是用了一个小时之后,手指酸了,果断止住
【消费升级】
一旦入坑,有钱就戳肉。觉得1.0是可以认可的,所以,作为“Cherry 87键完全体”的8.0就自然而然进入了日程
8.0不仅仅是1.0的完全+美化+**版,还提供了不少其他轴体。
基于对完美的向往,以及对其他轴体的尝试,入了8.0银轴
【银轴 8.0】
说实话,当时拿到键盘的时候给我激动的!
完全是艺术品了,又不像那些浮夸的RGB(当时8.0还没出RGB)
银轴的键程短,触发灵敏,这个带来一个负面作用就是很容易误触。
但是,一旦适应银轴,并且克服掉误触的问题之后,简直飞起
如果说从青轴到红轴,打字速度提升一倍的话,从红轴到银轴至少可以再提升1.5倍
【静音红轴 8.0】
之前也提到过,8.0提供了不止一种不常见的轴体,本着折腾的精神,也为了搞一把能在家里用的键盘,于是盘算着搞一把静音红
于是出了8.0银轴(败笔),买了一把静音红轴8.0
败笔啊!!
静音红轴确实噪音比普通红轴小,声音和手感相对普通红轴来说有点点肉肉的
但是,Cherry的大键啊,真的,之前对这些其实不在意的……
但是这把静音红轴就败在大键上面
平时打字都好,一到大键,pia pia的。声音太分裂了
只用了一周,完全被这种分裂的声音给搞毛了,怒出
【1.0 茶轴】
感觉像是找完刺激的洪世贤,觉得8.0也就那么回事了,想返璞归真。
因为最开始入坑的就是茶轴,虽然是鸭子的。但是我折腾这老些键盘还没买过茶轴
啊忘了交代了,出了所有8.0之后,又买了1.0红轴,家里用
青轴之后又买了一把,因为比较怀念那种慢慢打字,chua chua的感觉,但是后来又觉得不爽,又卖了
于是也就想好了,再买把茶轴吧,毕竟自己还没买过
到手之后,原装的原厂高度的ABS键帽也是很单薄,充满了廉价感(这键帽很奇怪,在红轴身上,感觉就很舒服)
后来换了一套OEM高度的PBT侧刻(因为茶轴没买背光的)全黑的,感觉很不错。
但是红轴换了OEM高度的PBT就感觉比较笨重了
【脱坑Cherry】
相安无事了相当长一段时间了,手里最后剩两把1.0
以为也就这样了
没想到,后来开始看某一的键盘测评了,也从而了解到了其他品牌很有产品力的东西
比如信仰值比cherry还高的Filco和国产精品阿米洛
Filco的ABS比较有芥蒂,而且是平衡杆,嫌麻烦。体验过同事的忍者圣手,觉得也就那么回事。
阿米洛一直没有上手体验过,但是根据测评和间接的口碑来说,还是很不错的。只是我觉得键帽虽然好看,但是太小清新了,担心看久了会腻
直到后来,他评了980M
【Leopold FC980M PD】
说实话,要是不看测评,根本都不直到这个牌子
直到看了测评
首先,就是被这个配列给征服了,之前为了追求键盘的小体积,放弃了小键盘都要上87.
但是980这配列真的绝了!
比87宽一列,但是塞下了小键盘!!
接着看,键帽上面下的功夫也很大,双色注塑,厚度也很拔群,立马就种草了。
纠结了一个星期,最终还是忍痛买了
大家一直都说大L一定要红轴,但是我回顾了一下之前的折腾之路,自己最喜欢的,还是银轴,所以最终还是买了银轴
【退烧达成】
大L手感真的太爽了。以至于我现在对其他机械键盘也就无欲无求了
-------------------------------------------------暂时分割一下-----------------------------------
【另开新坑】
之前在公司也体验了一下同事的HHKB,对静电容那种噗噗的手感还是挺有兴趣的
但是HHKB的配列,确实太难适应了
心痒痒
于是开始研究静电容
HHKB肯定不会考虑了。还剩RealForce,但是RF的配列都太普通了
后来偶然看见了宁芝
也去了解了一下宁芝,和A大之前的经历,觉得挺有爱的。
在我有限的认知范围内的,能想到用女儿名字命名的品牌还是梅赛德斯
再加上宁芝的配列还是很大胆的。
最后根据自己的需求,买了84.
因为比87窄了两排,但是保留了完整的方向键,home 和end几个常用的键也有保留
【据说】
据说68键马上要上了,分分钟忍不住,上了再说
-----------------------------------------割----------------------------------
【心得】
最大的心得,是从HHKB身上学到的
把左边CTRL和CapsLock互换,换了之后虽然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但是,适应了之后简直不要太爽
大L的980m很贴心,有个dip开关,还送了增补键帽,轻松加愉快
宁芝是可以全局自定义,但是没有随键盘送增补键帽,只有去淘些无刻键帽敷衍过去了
最后上个图

从对键盘有想法开始,基本上就没考虑过机械键盘,因为没有深入了解
觉得贵,而且长得和普通键盘没啥区别。
所以,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都在用人体工学的薄膜键盘
微软的舒适曲线2000和3000,用了7年
【入坑】
直到有一次同事闲置下来一把鸭子的茶轴,型号忘了
当时觉得好奇,所以借来用了一下午
换回之前的薄膜键盘,发觉已经回不去了。所以正式打开折腾之路
【折腾】
接下来就是买第一把键盘的攻略了,看了很久,最后综合了自己的使用需求,决定买原厂1.0 青轴,因为:
1. 原厂,不会差到那里(后来正面有点naive了)
2. 青轴比较纯粹,最有机械感
3. 周围的同事都打不过我
4. 1.0和“艺术品”8.0是同源的,1.0完全可以用8.0的驱动解锁一些背光特效
【青轴 1.0】
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就有点发现,青轴不是最适合我的
因为如果是慢慢打字,一下一下敲,青轴的手感确实是所有我用过的轴体里面手感最爽的,chua chua chua
但是如果打字速度快了的话,青轴的段落感就会变成一种很无奈的粘滞感,以至于感觉打字不顺畅。
【再折腾】
后来偶然的机遇,用了一下同事的3494红轴
刚上手的时候,卧槽啥辣鸡玩意儿,软趴趴,唯一比青轴爽的就是打字比较快,比较顺畅
用了一个小时还了
换回青轴的时候,就想砸键盘,在适应了红轴的打字节奏之后,青轴的那种粘滞感更明显了
【红轴 1.0】
所以下定决心,卖掉青轴,买了红轴。
由于之前很喜欢1.0的工业设计,所以红轴还是1.0
然后天正地以为可以退烧了
【没折腾起来的黑轴】
入了红轴之后,刚好又有同事闲置了一把黑轴,体验了一下午,刚上手的时候很爽,力道十足,但是用了一个小时之后,手指酸了,果断止住
【消费升级】
一旦入坑,有钱就戳肉。觉得1.0是可以认可的,所以,作为“Cherry 87键完全体”的8.0就自然而然进入了日程
8.0不仅仅是1.0的完全+美化+**版,还提供了不少其他轴体。
基于对完美的向往,以及对其他轴体的尝试,入了8.0银轴
【银轴 8.0】
说实话,当时拿到键盘的时候给我激动的!
完全是艺术品了,又不像那些浮夸的RGB(当时8.0还没出RGB)
银轴的键程短,触发灵敏,这个带来一个负面作用就是很容易误触。
但是,一旦适应银轴,并且克服掉误触的问题之后,简直飞起
如果说从青轴到红轴,打字速度提升一倍的话,从红轴到银轴至少可以再提升1.5倍
【静音红轴 8.0】
之前也提到过,8.0提供了不止一种不常见的轴体,本着折腾的精神,也为了搞一把能在家里用的键盘,于是盘算着搞一把静音红
于是出了8.0银轴(败笔),买了一把静音红轴8.0
败笔啊!!
静音红轴确实噪音比普通红轴小,声音和手感相对普通红轴来说有点点肉肉的
但是,Cherry的大键啊,真的,之前对这些其实不在意的……
但是这把静音红轴就败在大键上面
平时打字都好,一到大键,pia pia的。声音太分裂了
只用了一周,完全被这种分裂的声音给搞毛了,怒出
【1.0 茶轴】
感觉像是找完刺激的洪世贤,觉得8.0也就那么回事了,想返璞归真。
因为最开始入坑的就是茶轴,虽然是鸭子的。但是我折腾这老些键盘还没买过茶轴
啊忘了交代了,出了所有8.0之后,又买了1.0红轴,家里用
青轴之后又买了一把,因为比较怀念那种慢慢打字,chua chua的感觉,但是后来又觉得不爽,又卖了
于是也就想好了,再买把茶轴吧,毕竟自己还没买过
到手之后,原装的原厂高度的ABS键帽也是很单薄,充满了廉价感(这键帽很奇怪,在红轴身上,感觉就很舒服)
后来换了一套OEM高度的PBT侧刻(因为茶轴没买背光的)全黑的,感觉很不错。
但是红轴换了OEM高度的PBT就感觉比较笨重了
【脱坑Cherry】
相安无事了相当长一段时间了,手里最后剩两把1.0
以为也就这样了
没想到,后来开始看某一的键盘测评了,也从而了解到了其他品牌很有产品力的东西
比如信仰值比cherry还高的Filco和国产精品阿米洛
Filco的ABS比较有芥蒂,而且是平衡杆,嫌麻烦。体验过同事的忍者圣手,觉得也就那么回事。
阿米洛一直没有上手体验过,但是根据测评和间接的口碑来说,还是很不错的。只是我觉得键帽虽然好看,但是太小清新了,担心看久了会腻
直到后来,他评了980M
【Leopold FC980M PD】
说实话,要是不看测评,根本都不直到这个牌子
直到看了测评
首先,就是被这个配列给征服了,之前为了追求键盘的小体积,放弃了小键盘都要上87.
但是980这配列真的绝了!
比87宽一列,但是塞下了小键盘!!
接着看,键帽上面下的功夫也很大,双色注塑,厚度也很拔群,立马就种草了。
纠结了一个星期,最终还是忍痛买了
大家一直都说大L一定要红轴,但是我回顾了一下之前的折腾之路,自己最喜欢的,还是银轴,所以最终还是买了银轴
【退烧达成】
大L手感真的太爽了。以至于我现在对其他机械键盘也就无欲无求了
-------------------------------------------------暂时分割一下-----------------------------------
【另开新坑】
之前在公司也体验了一下同事的HHKB,对静电容那种噗噗的手感还是挺有兴趣的
但是HHKB的配列,确实太难适应了
心痒痒
于是开始研究静电容
HHKB肯定不会考虑了。还剩RealForce,但是RF的配列都太普通了
后来偶然看见了宁芝
也去了解了一下宁芝,和A大之前的经历,觉得挺有爱的。
在我有限的认知范围内的,能想到用女儿名字命名的品牌还是梅赛德斯
再加上宁芝的配列还是很大胆的。
最后根据自己的需求,买了84.
因为比87窄了两排,但是保留了完整的方向键,home 和end几个常用的键也有保留
【据说】
据说68键马上要上了,分分钟忍不住,上了再说
-----------------------------------------割----------------------------------
【心得】
最大的心得,是从HHKB身上学到的
把左边CTRL和CapsLock互换,换了之后虽然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但是,适应了之后简直不要太爽
大L的980m很贴心,有个dip开关,还送了增补键帽,轻松加愉快
宁芝是可以全局自定义,但是没有随键盘送增补键帽,只有去淘些无刻键帽敷衍过去了
最后上个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