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吧 关注:186,407贴子:9,303,027
  • 2回复贴,共1

是不是转氨酶越高病情越重?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年轻的医生或者患者会问,是不是肝病患者转氨酶越高病情越严重?
大家口中的转氨酶一般指血清谷丙转氨酶(ALT),那么,为什么大家会格外关注转氨酶的变化呢?
这是因为,转氨酶是能够反映肝脏状态的一项十分敏感的指标,健康状态下转氨酶应该处于肝细胞内,当炎症发生时,肝细胞膜会变薄,通透性会增强,甚至肝细胞会破裂,使得转氨酶从细胞内转移到血液中。所以,当肝脏内有炎症破坏时,我们对血液进行检测,就能发现转氨酶升高的现象。转氨酶的高低也能间接反映肝细胞炎症的轻重。
有时候,我们在临床上甚至能看到患者谷丙转氨酶一度达到4000~5000U/L,这种情况肝脏炎症较剧烈是一定的,但是不是就意味着患者病情十分危重有生命危险呢?
实际上,虽然转氨酶高低能反映炎症程度,但与肝病的病死率并没有直接的关系。真正能直接反映肝细胞大面积破坏,肝功能衰竭,并提示不良结局的敏感指标是血胆红素水平(特别是总胆红素),也就是老百姓口中的黄疸。肝细胞坏死越多,残余肝功能越低,血清胆红素水平就会越高,病情也越重。在临床上,我的经验是,如果患者的血清胆红素到了500~600umol/L,存活率就非常低了。
至此,大家能够理解为什么重症肝炎、肝衰竭患者经常需要查肝功能观察转氨酶及胆红素变化了,但除此之外,凝血功能也是这类患者经常需要检查的指标,许多患者和家属不理解,这里一并解释一下。
实际上,凝血功能也能直接反映病情危重程度。人之所以出现创口后不会出血不止,这其中不只有血小板的功劳,还有大量凝血因子参与了凝血过程,而这些凝血因子都是肝细胞合成的。如果残余肝细胞大量减少,肝脏功能衰竭,合成凝血因子的功能就会明显降低甚至枯竭,临床上表现为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凝血酶原活动度降低,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指南都把凝血酶原活动度降低到40%以下诊断为肝衰竭。
总的来说
转氨酶只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肝脏的炎症程度,并不能提示肝脏衰竭,不能判断患者预后。如患者肝酶升高,但胆红素及凝血功能相对正常,在有效的对因治疗及抗炎保肝、抗氧化等对症治疗后,患者肝细胞会很快修复,肝功能也能恢复正常。但当患者出现大规模肝细胞坏死,肝酶会先升再降,甚至会降低到很低的水平,而胆红素会逐渐升高,凝血功能会逐渐下降,这种黄疸高、肝酶低的状态叫“胆酶分离”,病死率极高。
注意:本材料用于健康知识宣教,不能代替医生诊治;如您有诊治需求,建议至正规医院就诊。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9-05-29 19:18回复
    66666666


    IP属地:广西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9-06-03 09:34
    回复
      2025-05-12 22:35:56
      广告
      碱性磷酸酶偏高是什么原因 其他都正常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9-06-05 05:3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