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知闲闲吧 关注:1,368贴子:24,129
  • 19回复贴,共1
我非常非常喜欢烽火逃兵这本书,可书中几乎所有战斗场景的描写都很影响人物的形象,在这里试着举几例
1 682章胡义高一刀在深夜面对立足未稳的二百余伪军竟选择撤退,让人大跌眼镜。要知道当时战场态势是一个中队鬼子骑兵和被打残的伪军营对九连的威胁最大,如果抓住战机,以迅速果断的战术动作突入村内击溃伪军能明显的改变处境。在这里二大猛将犯了逃跑主义的错误。


1楼2019-05-24 18:04回复
    二百余伪军的战斗力很强吗?还用打一夜?


    2楼2019-05-24 18:06
    收起回复
      2025-08-27 21:35:5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2 短促突击或者叫反冲锋是很常见的战术,看看675章,视力可及的范围内只有三十余鬼子爬到离九连阵地100米的地方,没有掩护火力,没有出发阵地,这就是送三十余套装备的好机会,二翼集火压制,中路手榴弹加驳壳枪,冲锋连捡战利品能用二分钟?鬼子主力能有反击的机会吗?可我们的胡义在装酷,太影响形象啦


      3楼2019-05-24 18:28
      收起回复
        3 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是用兵原则之一,自627章开始的反围剿战,如果团长因为条件限制不能收拢部队,不能掌握战场态势而遗失战机有情可原。可634章,鬼子主力在大北庄,青山村一个半连的伪军,白石滩一小队鬼子半连伪军,胡高二猛如果集中兵力夜袭青山村再连夜赶到白石滩设伏,运动中的区区一个小队的鬼子和半个连的伪军根本不是二九连的对手,如此反围剿就胜利了,都不用设想二个连跳到外线作战了


        4楼2019-05-24 19:24
        收起回复
          4 杏花村战斗是全书最精彩的章节(643-646)之一,可这场战斗的目的何在?要知道胡义很重视战士的生命,战斗中一旦受伤就必死无疑。而且大正十年掷弹筒射程一百多米,可李响用的却神出了天际


          5楼2019-05-24 19:41
          收起回复
            放着白石滩的鬼子不打却冒险在杏花村刚鬼子的头前小队,真不知胡小义的脑回路是怎么长的


            6楼2019-05-25 16:52
            收起回复
              继续秀你的智商。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9-05-25 20:37
              回复
                改变什么态势?在敌战区,对方兵力不明,火力不明,增援位置时间不明,二九连首要任务是拜托骑兵追捕搜索重新回到太行山根据地,依照地利拜托。吃掉伪军耽误的时间万一被鬼子骑兵粘上不是更快被包围?这样最起码鬼子还要再找一找


                来自手机贴吧8楼2019-06-05 18:04
                回复
                  2025-08-27 21:29:5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给你一箱手榴弹,你能去打县城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9-06-27 08:24
                  收起回复
                    我虽然不同意你的想法,但我支持你有自己的想法!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想法的权力!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9-06-30 19: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