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设计吧 关注:188,368贴子:247,947
  • 0回复贴,共1

26个在大写英文字母在标志设计中的基本结构分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初学设计多个英文字体时,常常会觉得做出来的字体比较生硬,不协调。这并不是因为你的审美和设计方法出现了问题,而是这里面有一些小的细节被忽视了。


01、A 字体的头部尖端,要略为突出大写字线之外(与其它大写字母顶端相比),如果和线一致,便会觉得矮了一点。右上至左下用幼线。中间横线位置适中,如果太高,中空三角形太小,就会有窘迫感。
02、B 这个字可分为上下两部。一般讲字要窄一点,上部幅度比下部小一些,这样有安定感。上下圆曲线之间交接的横线要稍靠向上方一点点,圆曲线的中部厚度比干线要大一些使感觉上大小相称。
03、C 字母的圆曲线要略为突出于大写字线和基线之外,否则字形会显得矮小。回曲线中部的厚度要略大,特别是罗马体,要比其它字更大一些为好。
04、D 这个字从上到下的圆弧比较难画,需要下些功夫。如果回曲部分的厚度不匀称, 就很难看了。圆曲中央厚度要比干线略大一些。
05、E 中间横线要略为提高。横线切忌过长;无视线体中线则要比下上线右一点。
06、F 字型和E字相同,但要略为窄一点较好。无视线体中间横线比视线要稍为右一点。
07、G 和C一样,圆曲线略超出大写字线及基线。右下的短干线,比圆曲线中央厚度略小些。有些无视线体,右下部成垂直的形状。
08、H 这个字形较易写,中间根线要稍高。罗马体干线末端的视线,要做到两边等量伸展。字外侧视线应该伸展到框格外一点儿。
09 、l 这是最简单的字。罗马体的干线比其他字的干线略粗,看起来就舒服些,下部干线要比上部干线稍为大一点,能增加稳定感。
10、J 下面的弧线,要伸到基线下面去。线珠的形状有多种,但总的要求是略带重感,以求稳定。无视线体的下部不可伸离底线太多,突出一点就可以了。
11、K 上部斜线和干线的交点应略低于干线的中点。
12、L 这个字的字幅较大,但尽可能取小一些,特别是右侧邻字并排时,要注意斟酌字幅,不要使中间空间过于宽。
13、M 中间倒三角形尖端直抵基线,也有略为突出基线的,不过切忌突出过多。左侧竖线用细线,无视线体也有两侧用竖直线的,中间两斜线接口处的底线要略小些,以免太重。
14、N 两竖线均改用幼线,以求均衡。斜线左上方要有伸出左方的干线,斜线下部尖端则略为突出底线,无视线体的斜线要比竖线略粗一点。
15、O 圆曲线上下部都要略为伸出线外。有些O字中轴是倾斜的,不过一般以竖直为正规。无视线体,在和其它文字组合时,回曲线中部要略为粗一些,以取得匀称。
16、P 中横时和干线接连处要稍低于干线中点。圆曲中央的厚度要比干线略大。
17、Q 这个字是O字带尾,根据字体的不同,尾部的形态亦有很多变化。本字的字尾要伸出基线下面一定地方。
18、R 这个字的斜脚有好几种形态,多数是直线或轻滑曲线。罗马体的斜脚尖端,有时是挑上的。
19、S 上部和下部大体上是对称的,但下部要略比上部大,下部的圆曲比上部的噪突更向右伸展,而上部圆曲线和下部的喙突则要在同一竖线上。要比其他字干线粗点,但无视线体要求右一点。
20、T 字臂两端的喙突,有垂直的,有略斜向外的,也有同一方向的。文字字幅多数较本字略为窄。
21、U 左竖粗面右竖幼,这一点很重要。下面圆曲均要突出基线下面一点。
22、V 的倒三角形的尖端略为突出基线下面。左侧斜线用粗线,右侧用稍细线。无视线体的斜线相交接口底线要略为低些。
23、W 是两个V字的叠合形体,而无视体则是两个V字相结合的。有些则把左边和中央视线连起来。无视线体中间的两斜线多数都比两侧斜线细一些。
24、X 多数字体的斜线交叉点,比中央位置略高。不过,也不能提高过多。有些右上到左下的线,并不是一根直线,而是中间错开一点的两段直线以修正视线的错觉。
25、Y 形和干线的交接处,比中央略低一点。无视线体斜线比竖线略细一点儿。
26、Z 的斜线用粗线。下面根线比上面的略长一点,以增加稳定感。无视线体也是如此。


IP属地:河北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楼2019-05-16 08:38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