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汉系吧 关注:5,406贴子:609,460

回复:【转载】为他人作嫁衣裳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当时虎丘随处可见的返乡小广告。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9-05-12 16:53
回复
    这让丁集镇负责招商的领导看到了机会。
    在安全整治的5月,丁集镇政府便奔赴苏州,用优惠政策吸引丁集人回乡。丁集镇分管招商的副镇长丁文武称,近年来其实一直在苏州开招商会,过去几年一共只有十几家企业回到丁集,但在苏州严厉的消防安全隐患整治和产业淘汰升级的态势下,“回乡潮可谓前所未有”。
    从苏州丁集镇存量的数万平方米厂房,迅速租赁出售完毕。
    “从去年开始,净回流的婚纱从业人员有1万5千多人,其中绝大部分是我们本地人外出创业回来的。”丁集镇镇长卢俊告诉界面新闻,“也有外地来的,苏北、河南、云南、贵州、江西的都有。”
    不同于去年下半年回乡的大部队,最早一批去苏州做生意的许昌应,也抢先一步回到家乡“闯荡”。这也意味着,从苏州到丁集之间商业环境的落差,他率先摸索了一遍。
    “别人做生意都是去更大的城市,你怎么还回老家?”同行们常常有这样的质疑。但随着人工成本、房租的不断攀升,他在苏州的生意开始难做。最明显的感受是招工变得困难——很多老家出来的人要带着孩子回家上学。房租上涨得厉害,头一年2万的房租,第二年就涨到4万。
    “这让我产生了一个念头,不如回老家闯一闯,成就成了。”他说。
    2010年回到丁集的时候,当地的物流尚不发达,婚纱的销售和布料的进货,仍然要依靠每天往来苏州的十几趟的大客车——晚上做好婚纱,早上让大客车带到苏州去卖,再从苏州带料子回来,一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
    现在,许昌应在丁集的工厂有三层楼,一楼做刺绣,二楼是仓库,三楼是婚纱成品车间,有一百多员工。
    中通、圆通、申通、韵达、顺丰、EMS等18家快递网点已经入驻丁集,还有另外一家大型物流公司凯程物流。每个快递点堆满货物,丁集镇每天发出的物流量,约2.5万件,流入量约8000件。
    在家乡,房租以及其他配套政策有优惠,但对于婚纱行业来说,人力始终是无法减掉的成本。
    在苏州从事婚纱礼服行业十几年的梅先宏,在去年6月回到丁集,同时带回来的还有十几个工人,为了能把他们留在小镇,开出工资比苏州还略高。按件计费,做完一件婚纱礼服可以拿到200元左右,每个工人的平均月工资大约在7000元,旺季的时候,甚至可以过万。
    之所以数百家甚至上千家企业扎堆,缘于婚纱行业的特殊之处——必须要抱团聚集才能发展。这是因为它涉及的其他生意太多,比如面料辅料,就连婚纱上的配饰就多达几万种。这意味着小型的婚纱企业,必须和蕾丝、绣花、塑料珠片等辅料店扎堆而生。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9-05-12 16:54
    回复
      2025-11-27 06:33:1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比如30到50家辅料店,也需要300到400家婚纱加工企业作为客户才能生存。” 梅先宏告诉界面新闻。


      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9-05-12 16:54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9-05-12 16:55
        回复
          不少人把自己的婚纱生意带回了丁集镇。(图片来源:马越)


          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19-05-12 16:55
          回复
            和快时尚类的服装或是电子产品不同,婚纱很难用流水线的方式生产。婚纱的几十道工序,基本上需要人工来完成。
            而造就这个皖西小镇婚纱产业的兴盛,让各个产业链运转起来,依托的还是电商。一部分婚纱礼服店老板在把作坊从苏州撤出后,干脆放弃了门店,专门做电商。
            许有忠在苏州闯荡20多年,是当地婚纱行业中的代表人物,他公司旗下有12家婚纱礼服的天猫店和京东店,年销售额上亿元。2018年他把工厂搬回丁集,核心的设计和电商运营部门仍留在苏州。他也深知,模仿并非婚纱礼服行业的长久之计。
            “影楼对于婚纱的款式需求其实一年比一年高,每3个月就要更新一次。消费者也一样,如今生活水平变高,人们买一件8000-10000块的婚纱已经很正常了。”他告诉界面新闻,“因此我们的产品,从面料、选材、工艺、设计上来说肯定也要往上提升。”在生产、运营走上正轨之后,做婚纱企业最大的难处还是在于如何树立自己的原创设计和品牌。
            然而对于当地更多规模远不及如此的小型婚纱作坊来说,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事。
            丁集镇政府也很清楚,让那些后期返乡的,在民宅过渡生产,甚至散落在周边乡镇的数百家小企业都进入丁集镇的园区才能发挥这个行业的聚集效应。在距离丁集20公里的平桥工业园区,也打出了“打造中国婚纱文化产业第一小镇”的招商口号——很大程度上,这是一种竞争。


            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19-05-12 16:55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19-05-12 16:55
              回复
                丁集镇婚纱产业园的效果图。(图片来源:马越)


                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19-05-12 16:55
                回复
                  2025-11-27 06:27:1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2019年1月,丁集镇和开发商合作的工业园区终于开始动工。在规划中,投资21亿元,3.15平方公里的园区里有集中了生产、商贸、旅游、文化和社区的功能。
                  “要吸引设计、创意、摄影和旅游行业的人才,”望向镇南空旷的田野,镇长卢俊说,“以后这里来来往往的,不只有做婚纱生意的人,还要有新人和游客。”
                  但是与新娘们无关。她们或许根本不会知道这些。她们只会记住结婚当天的动人模样,这天结束之后,这些婚纱会被送回店里或者收进柜子当中,很少有人再穿第二次。而在几百公里外的丁集镇,女工们仍然日复一日地在纺织机面前制作着婚纱,成就其他人的幸福时刻。


                  来自Android客户端25楼2019-05-12 16:5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