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让丁集镇负责招商的领导看到了机会。
在安全整治的5月,丁集镇政府便奔赴苏州,用优惠政策吸引丁集人回乡。丁集镇分管招商的副镇长丁文武称,近年来其实一直在苏州开招商会,过去几年一共只有十几家企业回到丁集,但在苏州严厉的消防安全隐患整治和产业淘汰升级的态势下,“回乡潮可谓前所未有”。
从苏州丁集镇存量的数万平方米厂房,迅速租赁出售完毕。
“从去年开始,净回流的婚纱从业人员有1万5千多人,其中绝大部分是我们本地人外出创业回来的。”丁集镇镇长卢俊告诉界面新闻,“也有外地来的,苏北、河南、云南、贵州、江西的都有。”
不同于去年下半年回乡的大部队,最早一批去苏州做生意的许昌应,也抢先一步回到家乡“闯荡”。这也意味着,从苏州到丁集之间商业环境的落差,他率先摸索了一遍。
“别人做生意都是去更大的城市,你怎么还回老家?”同行们常常有这样的质疑。但随着人工成本、房租的不断攀升,他在苏州的生意开始难做。最明显的感受是招工变得困难——很多老家出来的人要带着孩子回家上学。房租上涨得厉害,头一年2万的房租,第二年就涨到4万。
“这让我产生了一个念头,不如回老家闯一闯,成就成了。”他说。
2010年回到丁集的时候,当地的物流尚不发达,婚纱的销售和布料的进货,仍然要依靠每天往来苏州的十几趟的大客车——晚上做好婚纱,早上让大客车带到苏州去卖,再从苏州带料子回来,一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
现在,许昌应在丁集的工厂有三层楼,一楼做刺绣,二楼是仓库,三楼是婚纱成品车间,有一百多员工。
中通、圆通、申通、韵达、顺丰、EMS等18家快递网点已经入驻丁集,还有另外一家大型物流公司凯程物流。每个快递点堆满货物,丁集镇每天发出的物流量,约2.5万件,流入量约8000件。
在家乡,房租以及其他配套政策有优惠,但对于婚纱行业来说,人力始终是无法减掉的成本。
在苏州从事婚纱礼服行业十几年的梅先宏,在去年6月回到丁集,同时带回来的还有十几个工人,为了能把他们留在小镇,开出工资比苏州还略高。按件计费,做完一件婚纱礼服可以拿到200元左右,每个工人的平均月工资大约在7000元,旺季的时候,甚至可以过万。
之所以数百家甚至上千家企业扎堆,缘于婚纱行业的特殊之处——必须要抱团聚集才能发展。这是因为它涉及的其他生意太多,比如面料辅料,就连婚纱上的配饰就多达几万种。这意味着小型的婚纱企业,必须和蕾丝、绣花、塑料珠片等辅料店扎堆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