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唐风貌没立起来,西陵的B格也没有
2 战力崩坏
3 人物形象幼稚化
和楼主说的差不多吧。
1 3好理解,懒得谈。而战力的问题比一般想象地严重的多。
战力体系不是靠旁白或者特效建立的,而是靠剧情建立的。
以书为例,北山道一战对将夜前期的战力体系构建其实是相当重要的。
它是修行者在书中第一次登场,完成了春风亭以前修行者形象的塑造:强大但是不至于绝望。
一方面可以压倒性的战胜一群护卫,另一方面,像宁缺和李渔的刀手们这样的精锐尚可以以某种方式进行抗争。
当然后者是区别于其他高魔设定的玄幻小说,与电视剧无涉。
所以当时我看电视剧第二集就开始担心……一个普普通通的入魔不惑,就用上如此浮夸的特效……而且一阵做法之后,被宁某人简简单单一刀砍死了……我想,恐怕导演和编剧根本没有把战力体系的构架当回事
之后那段关于剑师念师符师的特效更是差点喷出来……
有功夫让演员吊着亚威拍这一堆意义不明的东西,为什么不把公主的精英护卫VS飞剑拍出来

后面的各种表现更是下限,尤以唐皇打夏侯为甚。
无论怎么洗,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编剧根本没想过战力体系与剧情的融洽。估计在她眼中,战力体系只是任意揉捏的面团,但凡剧情需要就可以随意改动。
我认为剧情的表达会为此付出代价。没有严格的体系做支撑,一切的剧情都会变得都合,继而显得荒谬。
这种荒谬,举个夸张的例子,就好像:观主入长安,我们删掉前面从张三李四到朝老太爷的一切铺垫,而改为宁缺在街上突然大喊一声,老师,我悟了。然后一刀砍去,观主应声而倒。
就好像夜王之死。
如果为了完全无关紧要的东西都可以动战力体系,那后面真正重要的东西就没有余地了。
战力的逻辑好比世界的规则,在合理的玄幻小说里,能突破它的只有更高的规则,比如主角光环(笑),比如作者的意图。
观众败于长安,人间之力是外挂,是机械降神,但是这正是作者想表达的东西。
元十三箭也是外挂,但是……没办法,去荒原不给开个挂,宁缺能活着回来才是违背战力体系吧……何况猫腻笔下的大狙,从箱子到ACW到元十三箭,实在是……太爽了

原谅一下吧
夏侯之死也有机械降神,毕竟剧情要他死。但是猫腻用的很谨慎,像唐的刀和拳头,莲生的意识碎片,都是魔宗清理叛徒,勉强可说通。唯一可称违和的就是柳白的剑了。
只能说,剧情发展上的东西我们肯定不如人徐编剧专业,但是这些东西,她很可能根本没想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