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一本小说,里面讲道了禅,对我触动很大:有些东西是不需要去思考的,因为它本来就存在。说道这里,我有想起弗洛伊德对思考一段叙述。思考就是一个否定的过程,我们头脑中有许许多多奇怪的想法,思考就是否定这些不现实的想法。还有一个状态是与思考相反的(名字忘了,好像是内省),是一个发现的过程,他正好是从各种千奇百怪的想法里面去找东西。很显然,当一个歌手创作时,他是属于后一种状态的,相对于思考,他们更需要那一瞬的灵感,这种灵感,应该就是上面说到的“本来就存在”的东西。这种东西,应该就是集体无意识里的东西,是大家共有的感受。
既然创作时没有思考,那么我们听歌时又需要思考什么呐?听到一首好歌时,我们会想到“好听”,或者连这个想法也没有,只是单纯的觉得好。这就够了,何须思考“为什么好听”喃,这完全是多此一举,即使你想出来了,那也不过是你自己主观上找的借口。这种问题不能去思考,你只是单纯的喜欢而已,或者说你本来就存在“喜欢这东西”的想法。换一种说法,歌手发现了”本来就存在的东西“,于是他写了这样一首歌,引起了你潜意识里”本来就存在的东西“的共鸣,你就不知不觉融入节奏,所以你觉得好听。所以,一首歌能否吸引你,与歌手无关,与旋律无关,更与歌手的真智信仰,或是他的思想无关。所以,那些听歌还在想为什么他们支持Z读或是想从中获取什么思想的人,都是徒劳。歌手有思想,歌中也融入了歌手的思想,但歌曲本身并不能带给人思考,歌手的思想也就谈不上影响你了,话说了,你知道他真正在想什么?听歌不过是让你也感受到那些“本来就存在的东西”,让你回归到一种原始的态度,或是狂躁,或是忧伤,或是喜悦,这些感觉来的没有道理,因为他们本来就存在。要问音乐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有人说是陶冶了情操,但我觉得,音乐没给我带来什么。我只是喜欢,喜欢RH,听他们的歌,感觉总是和潜意识里的什么东西频率想同,会不自觉的想要摇头。说不上那是什么感觉,但是很舒服。
听歌不需要思考什么,更没有为什么,只是喜欢RH的歌,就够了
既然创作时没有思考,那么我们听歌时又需要思考什么呐?听到一首好歌时,我们会想到“好听”,或者连这个想法也没有,只是单纯的觉得好。这就够了,何须思考“为什么好听”喃,这完全是多此一举,即使你想出来了,那也不过是你自己主观上找的借口。这种问题不能去思考,你只是单纯的喜欢而已,或者说你本来就存在“喜欢这东西”的想法。换一种说法,歌手发现了”本来就存在的东西“,于是他写了这样一首歌,引起了你潜意识里”本来就存在的东西“的共鸣,你就不知不觉融入节奏,所以你觉得好听。所以,一首歌能否吸引你,与歌手无关,与旋律无关,更与歌手的真智信仰,或是他的思想无关。所以,那些听歌还在想为什么他们支持Z读或是想从中获取什么思想的人,都是徒劳。歌手有思想,歌中也融入了歌手的思想,但歌曲本身并不能带给人思考,歌手的思想也就谈不上影响你了,话说了,你知道他真正在想什么?听歌不过是让你也感受到那些“本来就存在的东西”,让你回归到一种原始的态度,或是狂躁,或是忧伤,或是喜悦,这些感觉来的没有道理,因为他们本来就存在。要问音乐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有人说是陶冶了情操,但我觉得,音乐没给我带来什么。我只是喜欢,喜欢RH,听他们的歌,感觉总是和潜意识里的什么东西频率想同,会不自觉的想要摇头。说不上那是什么感觉,但是很舒服。
听歌不需要思考什么,更没有为什么,只是喜欢RH的歌,就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