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欲学无上菩提,不可轻于初学,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智。若轻人,即有无量无边罪。
佛门弟子想学无上正等正觉,先要做到不可轻视初学。须知世上的事并非一定。往往下下等的人却有上上等人的智慧,同样上上等的人也有埋没他智慧的时候。如果学佛人任意轻视他人,因轻慢故,就种下了广大无边的罪过。
迷时师度,悟了自度,度名虽一,用处不同。
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
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亦无种,无性亦无生。
指授即无,惟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
问:何不论禅定解脱?
答:为是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
问:如何是佛法不二之法?
法师讲《涅槃经》,明佛性是佛法不二之法。如高贵德王菩萨白佛言:犯四重禁,作五逆罪,及一阐提等,当断善根佛性否?佛言: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无常,佛性非常非无常,是故不断,名为不二;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蕴之与界,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佛性。
般若无形相,智慧心即是,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智。
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
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
《菩萨戒经》云:我本元自性清净,若识自心见性,皆成佛道。
《净名经》云:即时豁然,还得本心。
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是为无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