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列舰吧 关注:461,946贴子:3,356,430
  • 28回复贴,共1

讨论高速战舰与战巡的不同时是否要考虑国别?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想西洋大老的文章已经有足够的档案说明高战和战巡的异同 与流变考
只是西洋大老的资料以英国为主(当然英国是战巡创始国 其定位当然是最重要的)
但是如果放在不同国家的脉络下讨论 是否会有不同? 特别是近代一般人对于舰种的观念很多受到美国人的影响
如我看到“THE CAVALRY OF THE FLEET:” ORGANIZATION, DOCTRINE, AND BATTLECRUISER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UNITED KINGDOM, 1904-22
一文中对于美国列克星顿设计后期的发展的部分
Chief Constructor Taylor受到胡德的影响 开始思考铁乌龟和薄皮战巡之外的可能
By May 10, the designs were finished and Taylor, presumably, set out to convince the heads of Steam Engineering and Ordnance of the wisdom of the hybrid, soon dubbed a “fast battleship.”
suggested the possibility of a hybrid along the lines of Hood: a fast,moderately armored, battleship that could replace both types
technical Bureaus在Memo中提出的两个设计案

memo strongly suggested that the time had come to amalgamate the battleship and battlecruiser classes into “a high-speed battleship, or a heavily armed and armored battle cruiser as preferred."
Memo也提出 应该合并战列舰和战巡两种舰种 变成高速战舰或重甲战巡
不过之后合并舰种的意见被回绝


是否可以认为在美国的概念下 高速战舰是个比较晚生的概念 (基于胡德诞生 所以跟美国战巡的定义还是有差别?
记得西洋大老也提过 在英国外的国家 对于战巡的定义其实也都有自己的看法
附带一提 美国此时也有个激进派Stirling
Stirling went one step further, though, taking the Fisherite position that the greater speed of battlecruisers gave them the advantage in these sorts of long-range gunnery duels, eventually forcing a merging of the two types into an unarmored ship of about 40,000 tons with twelve 14” guns, any armor being “weight wasted,” at combat ranges.
抱怨一下 百度现在都没有自动繁转简 好麻烦


IP属地:中国台湾1楼2019-04-05 10:22回复
    也提一下1946的状况 从美国海军学院的Wargame来看
    是让大巡担当战巡的角色(这也很正常 毕竟在战间时是重巡担这角色

    高战看来还是能放在战列线上就放线上 让阿拉斯加前出


    IP属地:中国台湾2楼2019-04-05 10:34
    回复
      2025-11-03 03:04:1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紫队(模拟苏联海军)
      没有大巡 所以拉了一艘高战去当Detached Wing


      好了 所以说
      BB56 VS CB-1+CB-2 谁赢


      IP属地:中国台湾3楼2019-04-05 10:38
      回复(1)
        英国人和日本人都明确战巡会上战列线,或者会对上主力舰。胡德,G3,天城的防护都是以此为基础的。
        美国人(当权者总委员会)主要是侧重侦察幕吧。
        还是有差别的。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9-04-05 11:11
        收起回复
          列克星敦级8寸甲和34节速度,严重偏科。
          日本的天城,英国的G3都是30-31节速度,攻防合理的以炮战为基础的路线。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9-04-05 11:15
          收起回复
            美法这两家在1910年代的战巡计划都是源于Fleet Scouts这一预想职能,同一计划下讨论的舰型从几千吨的巡洋舰到20000-30000吨战巡都有,所以至少在前条约时代,对于主力舰泛高速化的变革认知还是比较迟钝的。当然,就算是基于高速化主力舰被造出来的英式战巡,因为大量慢速决战力量的存在,实际运用上也是偏向于战斗侦查单位,没办法,这就是传统的惯性。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9-04-05 12:33
            回复
              上面提到的Fleet Problem XVII


              IP属地:中国台湾7楼2019-04-05 14:47
              回复
                29与30都没什么区别了(水线长度与动力区别不大).
                28~30节8-9门 15/16 14寸甲~
                33~35节6~8门15/16 9寸甲~
                33~35节8~9门11/12 9寸甲~


                IP属地:广东9楼2019-04-05 14:55
                收起回复
                  2025-11-03 02:58:1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完整表格
                  C.D都是被称作高速战列舰的新方案 相较之下列克1918/1/1号的设计方案是35节 5吋主装 美国人当时似乎认为那才叫战巡
                  Design B则是现有战巡方案的改进




                  IP属地:中国台湾10楼2019-04-05 15:02
                  回复
                    这当然没错,但是要看到的是,英国同样是这样的思路和做法。戴恩科特战后写报告是明确说过,QE的中间航速被认为失败,不要继续造后,胡德和G3这一路都是统一传统战巡的高速火力和旧高速战列舰QE的防护的这么一样东西。英国人依旧叫他们战巡,和美国人觉得这是高速战列舰,都不影响这个趋势。


                    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9-04-05 16:57
                    回复
                      虽然我们管德国类似产品叫战巡,但是德国通称是大型巡洋舰,而轻巡洋舰德国通称是小型巡洋舰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9-04-05 21:42
                      回复
                        各国基于国情对战巡的定义是不一样的,所以只能找源头,不然就会出现费舍尔懂个屁的战巡这种奇怪的事。而且说起来美国的BC和CB的功能还真是没多少区别。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9-04-06 00:1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