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少年,只见到过土坯泥房、炊烟池塘、猪鸭牛羊……猛地进入一个拥有人潮拥挤的街道、花花绿绿的商场、高大上电影院的城市时,内心在震撼之余,多少都会有点虚弱。这种虚弱,是一个孩子意识到自己对于庞大事物毫无认知与把控能力之后而产生的。
很幸运,我能在县城度过自己的少年时代。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县城,有着专属于她的文化气息:每周都有新电影上映;录像厅彻夜营业;街边的VCD店和录音带售卖摊推销的产品,可以帮助拥有好奇心的小城人了解外面的流行;大礼堂经常有外来的歌舞团演出,他们穿着奇装异服在大街上被围观,在舞台上被尖叫声包围;新华书店里的每一本书,仿佛都散发着光辉;广播喇叭每天下午在洒水车出来湿润马路的时候,都会播出好听的钢琴曲……现在看来这些都不稀奇,但在过去的时代对于一个青少年来说,已经足够对他产生重要影响了。
比如,我第一次听迈克尔·杰克逊的歌,就是五块钱两盒从录音带售卖摊上买来的,那是长久摆在搁架上无人问津的盒带,拿到手里,需要深吸一口气,吹去阳光与尘土在包装盒上共同制造的陈旧气息。在我那间糊满报纸、每逢雨天必然漏雨的狭小偏房中,用录音机把盒带的声音旁若无人地放到最大,直到家长受不了“噪音”一脚把门踹开声称要把录音机给扔了。
邓丽君有首歌是唱给小城的,“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若是你到小城来,收获特别多”,当年这首歌非常流行,也给人留下一种印象:的确如歌中所唱,小城真的有故事。其实现在想想,还真不是这样,小城其实没有多少故事,即便有故事,也多是重复的、乏味的、鸡毛蒜皮的,要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人,像《立春》中的王彩玲、黄四宝那样日夜想要逃离小城了。
小城盛放不了梦想,但小城的确有生活。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发现有些生活滋味,只能在小城里找到了,比如骑自行车出门钓鱼,到野外散步接触草木树林,约三五老友去小店小酌……尤其是朋友聚会,不用像大城市那样吃个饭要提前几天约定,吃饭两小时,路上来回得四小时。小城朋友吃饭不用约,一个电话随叫随到。几年前的北上广就流行过一句话,“在大城市工作,到小城市生活”,现在确实也有不少人,主动选择了离开大城市,到小城优哉游哉去了。

很幸运,我能在县城度过自己的少年时代。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县城,有着专属于她的文化气息:每周都有新电影上映;录像厅彻夜营业;街边的VCD店和录音带售卖摊推销的产品,可以帮助拥有好奇心的小城人了解外面的流行;大礼堂经常有外来的歌舞团演出,他们穿着奇装异服在大街上被围观,在舞台上被尖叫声包围;新华书店里的每一本书,仿佛都散发着光辉;广播喇叭每天下午在洒水车出来湿润马路的时候,都会播出好听的钢琴曲……现在看来这些都不稀奇,但在过去的时代对于一个青少年来说,已经足够对他产生重要影响了。
比如,我第一次听迈克尔·杰克逊的歌,就是五块钱两盒从录音带售卖摊上买来的,那是长久摆在搁架上无人问津的盒带,拿到手里,需要深吸一口气,吹去阳光与尘土在包装盒上共同制造的陈旧气息。在我那间糊满报纸、每逢雨天必然漏雨的狭小偏房中,用录音机把盒带的声音旁若无人地放到最大,直到家长受不了“噪音”一脚把门踹开声称要把录音机给扔了。
邓丽君有首歌是唱给小城的,“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若是你到小城来,收获特别多”,当年这首歌非常流行,也给人留下一种印象:的确如歌中所唱,小城真的有故事。其实现在想想,还真不是这样,小城其实没有多少故事,即便有故事,也多是重复的、乏味的、鸡毛蒜皮的,要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人,像《立春》中的王彩玲、黄四宝那样日夜想要逃离小城了。
小城盛放不了梦想,但小城的确有生活。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发现有些生活滋味,只能在小城里找到了,比如骑自行车出门钓鱼,到野外散步接触草木树林,约三五老友去小店小酌……尤其是朋友聚会,不用像大城市那样吃个饭要提前几天约定,吃饭两小时,路上来回得四小时。小城朋友吃饭不用约,一个电话随叫随到。几年前的北上广就流行过一句话,“在大城市工作,到小城市生活”,现在确实也有不少人,主动选择了离开大城市,到小城优哉游哉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