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吧 关注:4,145,525贴子:74,887,234

分田到户的“醉翁之意”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小农经济是东亚特色。除了中国大陆外,日本、韩国、台湾的农业基本上也是小农经济为主。但是,日韩台的小农经济,是建立在农产品销售价格高企、农产品贸易保护的基础之上的。农民既向城市高价销售农产品,又通过高关税和其他隐形贸易壁垒(例如检验检疫)将境外低价农产品隔绝,从而保护农民利益。
更不用说台湾地区,还可以单方面向大陆零关税出口部分农产品。在这一套经济制度安排的背后,是通过农协将零散的农民组织起来,争取经济和政治利益。

这些东西,在大陆的小农经济中是不存在的。结果,一盘散沙的农民既没有办法争取农产品销售的定价权,又没有办法对政府施加压力。于是,压低农产品价格以优先保障城市,降低农产品进口关税以便同外国交换工业品出口关税,这样的小农经济显然不可能让农民富裕起来。
农村真穷,农民真苦,农业真危险,却让诸位吃上低价饭菜。哪一天农民富起来了,市民恐怕真吃不起茶叶蛋了。所以,谁说承包制失败我跟谁急,反正我又不种地。


1楼2019-04-03 21:18回复
    在上上篇中,其实顺带讲了一下,从建设乡到龙源厂,再到洪合镇,禾城农商银行,卫星石化等,要如何利用封建主义小农经济从过去继承下来的现有资源和规模,在资本主义市场竞争博弈中生存下来,甚至做大做强。从华西村到钢铁厂,再到华士镇,华西集团,其实也是一样的。


    2楼2019-04-03 21:19
    收起回复
      2025-09-11 05:10:4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在从封建主义小农经济,过渡到自由资本主义工业化初期的过程中,作坊式的生产规模不失为一个快速进行工业化的妥协方案。由于资本主义物价制度是市场交易博弈的结果,在没有关税保护的条件下,相同量可变资本投入工业和农业,收获的劳动产品的劳动时间的量虽然相同,但是由于技术壁垒(不变资本)的存在,使得没有相应不变资本的个体,只能用更多的劳动时间和劳动产品去交换所需的工业产品。


      3楼2019-04-03 21:19
      收起回复
        由此,也就实现了工厂主将自己从劳动的苦役中解放出来,使自己能支配的生命不断地+1s,工人和农民要不断延长劳动时间,使自己能支配的生命不断地-1s,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剪刀差,市场看不见的手。吴仁宝毕竟是呱呱蛙的同学,所以还是学到了点人生经验的。



        4楼2019-04-03 21:21
        回复
          不佛的


          近卫军团
          支持贴吧小说~,去领取
          活动截止:2025-12-31
          去徽章馆》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9-04-03 21:23
          回复
            从后人的角度看,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这样的宣传口径有以下三个好处:
            有利于加速小农经济破产,以诱导性政策取代强制性政策,便于快速原始积累,早日实现一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同时代表了一定规模的工业资本家的利益,代表了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
            有利于淡化前朝走封闭僵化的老路派的正面意识形态宣传,渲染破坏十年的负能量形象,宣传上自圆其说保障了合法性,从而代表了最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有利于为国企,集体企业的私有化做理论背书,避免了苏联解体式的上层瓦解,“谏分封”保障了统治阶级队伍中的干部利益,尤其是“关键少数”,从而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9楼2019-04-03 21:25
            收起回复
              很明显,一盘散沙的农民继续分田的结果,无疑大大加速了封建主义小农经济的解体,紧接着扛不住工业品倾销的农民破产,自耕农破产成为难民涌入城市转化为早期工业化劳动力密集型企业更多的燃料,农业村彻底成为工业镇和城市的经济殖民地。救亡图存的方法无疑是集中一切力量快速工业化现代化,不赂者以赂者丧,不剥削者以剥削者亡。不换思想就换人的背后,哪里是什么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人人共富的喜人场景,而是不换方法就要被换家的家园灭顶之灾,怎么能不快呢?
              日本房子白送竟没人要?_城市频道_环球网


              10楼2019-04-03 21:27
              回复
                在保证农民口粮的基础上,为城市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


                11楼2019-04-03 21:30
                回复
                  2025-09-11 05:04:4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说一下我老家农村的现状:
                  一,虽然有粮食保护价,但种地依然卖不了多少钱,而且种子和化肥都很贵(不用的话产量将会大大降低)。
                  二,农村基本的劳力基本都是50岁以上的老人,这些人既没有一技之长又不能像年轻人那样下苦力挣钱。
                  可是现实是什么呢?小农经济的市场竞争力很差,跟美国的大农场机械化生产出的粮食相比价格完全没有优势。没错,国家可以继续提高粮食保护价收购粮食,可是要保护到什么时候呢?这种延续了几千年经历模式在今天真的很难生存了。农民生活苦,可市场却是没有感情的。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9-04-03 22:43
                  收起回复
                    如何才能让农民富起来?那就是消灭农民阶层


                    IP属地:湖北来自手机贴吧14楼2019-04-04 16:41
                    收起回复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19-04-05 13:10
                      回复
                        封建社会就已经分田到户了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9-04-05 21:08
                        回复
                          无论你说什么,事实上,农民开始有钱了啊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9-04-05 21:43
                          回复
                            腰带扎的挺高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9-04-06 09:15
                            收起回复
                              2025-09-11 04:58:4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你拿资本主义市场规律来分析国内的事十件有九件半是分析不了的,目前国内基本的粮食蔬菜都不便宜,农民没钱市民也没钱,奇怪的是批发商也不富裕。要分析我们的经济模式就多去高级会所看看都是什么人在消费就明白一半了,无论出台什么国际先进政策什么宇宙信条都改观不了谁穷谁富的事,无非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瞎折腾一场。我国最大蔬菜基地是寿光,同时伴随的是农药与化学药品巨大销量,没有药就没有菜,能禁止吗?禁啥都没用。每根黄瓜上都是“大黑药”(畜用避孕药),人吃了就是乳腺癌,禁药还是禁菜?还是那句话:禁啥都没用。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19-04-06 14:1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