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昌中医吧 关注:1贴子:11
  • 2回复贴,共1

从中医角度了解糖尿病!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中医对糖尿病的称谓是“消渴病”,中医也是对本病越来越重视,关于糖尿病的病因主要归纳为下面的几种,下面就让我们具体的了解一下,希望对糖尿病的中医治疗有所帮助!
中医对糖尿病的辩证1.肝肾阴虚,经脉阻滞消渴病日久,伤及肝肾,肝肾阴虚经脉失养;燥热伤阴耗血,阴虚血亏,成阴虚血瘀之家,血瘀阻络,络脉失养。
中医对糖尿病的辩证2.肝肾亏虚,风寒湿伤消渴病日久,肝肾亏虚,风寒湿邪侵袭,脉络疾阻,经脉失养。
中医对糖尿病的辩证3.脾肾阳虚,痰瘀阻络捎渴病初期以阴虚为主,日久阴损及阳,致脾肾阳虚。脾失健运, 肾失温煦,水湿聚而为痰。阴虚血运不畅,阳虚血运乏力,成瘀血之象。痰瘀既为病理产物,又 为致病因素,痰瘀互结、阻于脉络,经脉失养。
中医对糖尿病的辩证4.营卫不和,经脉不活营在内卫之守也,卫在外营之使也,营卫调和,脏腑亦协调;营卫失和,肌表经络失养,逐成本病。
中医对糖尿病的辩证5.燥热不除,五脏亏损阴虚燥热是消渴病的基本病机,阴虚燥热相互影响,阴愈虚,燥热愈盛,则阴愈虚。燥热煎熬五脏阴液,致五脏亏损,不能濡养经脉,经脉失养而发为本病。
中医对糖尿病的辩证6.阴阳失和,痰瘀交阻阴损及阳,阳损及阴,阴阳不相调和,阴虚血瘀,阴虚炼液成痰,阳 虚水聚而为痰,阳虚不能助血循环脉运行而生瘀血,痰瘀交阻,阻于络道,脉络失养。
中医对糖尿病的辩证7.精亏髓乏,气血两伤消渴病日久,耗伤气血,伤及五脏,致先后天亏虚,精亏髓乏,不能 充养脏腑,四肢,经脉失养,而成本病。 结合我们临床实践,以肝肾阴虚,经脉阻滞,肝肾亏虚,风寒湿伤,脾肾阳虚,痰瘀阻络较为多见。
以上介绍的起点是从中医的角度对糖尿病的病因以及类型进行了介绍,希望以上提供的信息对于糖尿病的治疗提供一些帮助。


IP属地:北京1楼2019-03-31 09:44回复
    请大家前来讨论


    IP属地:北京2楼2019-03-31 09:45
    回复
      2025-11-08 12:01:0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9-03-31 11: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