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贴一些试阅片段吧
试阅片段一
陆秀夫在离他们数步之远的地方站定,王耀这才注意到他的冠服有些凌乱,气息不匀,显然情绪激荡。他还剑入鞘,深吸一口气,方道:“臣鲁莽,不敢请陛下恕罪。”而后目光灼灼地望向王耀:“臣有一问,明公可愿答?”
“……请讲。”
“宋室若亡,公将何往?”
吾将何往?
好问题,连王耀自己也不知道该从何寻找答案。数千年风风雨雨,这是他第一次被推到这样的境地。他想起自己曾经认识的那个异邦人,但那实在已经是太久之前的事,久到他甚至不知那人究竟缘何谢世,更遑论为眼下境况寻找一二借鉴。
他沉默了太久,久到陆秀夫了然地苦笑了一声:“所以您也不清楚,是吗?”
“终局到来之前,此事于我,无甚可想,”最终,王耀如是说,“平章又将何往?”
陆秀夫笑了笑:“大宋之归宿、臣之归宿,怕是就在这崖山了。”
王耀倏然领悟了陆秀夫形容仓皇的缘由所在:“你方才是……!”
“臣之妻儿老母……已先臣一步去了。”
陆秀夫的神色已恢复平静,平静得像一个出世之人。哀莫大于心死,这神情王耀再熟悉不过,他不由得叹息:“何必。”
“靖康一难,王子皇孙尚不免辱于贼子。臣之妻孥纵不能死国,亦当死全其节。”
赵昺躲在王耀身后,紧张地拽着他的衣摆。他们的对话,这孩子听懂了多少?他是否知道,接下来迎接自己的将会是怎样的命运?王耀摸了摸孩子柔软的头发,忍不住说:“陆平章,佛奴尚幼……”
“明公可还记得,昔徽、钦二帝北狩,受尽多少折辱?便德祐絷于北人之手,料亦不得宽闲。臣为宰辅,纵匡扶无力,亦知陛下不可重蹈覆辙。至于臣……臣固陋,得步江武肃公后尘,已觉幸甚,无复他求。”
王耀心头猛地一颤,看他良久,却终究未能再说出一个字。这是士子的精神,文人的气节,铸成大宋最后的脊梁。他早就知道,即便自己是这个国家的化身,也有太多的事、太多的人奈何不得。如果他无力挽救危局,又有什么资格去剥夺别人的尊严与骄傲?
他闭了闭眼,收回了手,低声道:“吾明白了。”
陆秀夫整肃衣冠,仿佛此时此地不是海上风雨飘摇的巨舰,而是临安山明水秀里的天子明堂,最后一次向着他稽首再拜。
“宋祚已矣,秀夫此身不足惜,自当赴国难,以告先人。惟愿明公善加珍重,留我华夏一线薪火,以图来日。”
王耀径自走出船舱,走进仿佛永无休止的凄风苦雨,将那君臣二人抛在身后。陆秀夫似乎在对赵昺说些什么,但是再走出两步,那话语声就湮没在了风雨与喊杀交织的嘈杂之中。从舱口到船尾区区二十余步的距离,他走了像是有一生那样漫长。当他终于在船尾立定之后,仿佛听见有什么东西坠海的声音,但那更有可能是错觉。毕竟,风雨大作、海浪兼天之中,很难清楚地判断每一处声响的来源,也很难说你所听到的,是不是自己的幻觉。
王耀等待了足够久的时间才转过身,身后已经空无一人。他伸出手去,像是要从虚空中挽留什么,却最终徒劳地垂下。
“……走好。”
世界仿佛在这一刻安静了下来,茫茫天地间只余他孤身一人。他想了想,拔下束发的簪缨,又除下足上袜履,一并投入海中。
被发跣足,告罪于天。
如果这是一场噩梦的话,什么时候才能醒来?
试阅片段一
陆秀夫在离他们数步之远的地方站定,王耀这才注意到他的冠服有些凌乱,气息不匀,显然情绪激荡。他还剑入鞘,深吸一口气,方道:“臣鲁莽,不敢请陛下恕罪。”而后目光灼灼地望向王耀:“臣有一问,明公可愿答?”
“……请讲。”
“宋室若亡,公将何往?”
吾将何往?
好问题,连王耀自己也不知道该从何寻找答案。数千年风风雨雨,这是他第一次被推到这样的境地。他想起自己曾经认识的那个异邦人,但那实在已经是太久之前的事,久到他甚至不知那人究竟缘何谢世,更遑论为眼下境况寻找一二借鉴。
他沉默了太久,久到陆秀夫了然地苦笑了一声:“所以您也不清楚,是吗?”
“终局到来之前,此事于我,无甚可想,”最终,王耀如是说,“平章又将何往?”
陆秀夫笑了笑:“大宋之归宿、臣之归宿,怕是就在这崖山了。”
王耀倏然领悟了陆秀夫形容仓皇的缘由所在:“你方才是……!”
“臣之妻儿老母……已先臣一步去了。”
陆秀夫的神色已恢复平静,平静得像一个出世之人。哀莫大于心死,这神情王耀再熟悉不过,他不由得叹息:“何必。”
“靖康一难,王子皇孙尚不免辱于贼子。臣之妻孥纵不能死国,亦当死全其节。”
赵昺躲在王耀身后,紧张地拽着他的衣摆。他们的对话,这孩子听懂了多少?他是否知道,接下来迎接自己的将会是怎样的命运?王耀摸了摸孩子柔软的头发,忍不住说:“陆平章,佛奴尚幼……”
“明公可还记得,昔徽、钦二帝北狩,受尽多少折辱?便德祐絷于北人之手,料亦不得宽闲。臣为宰辅,纵匡扶无力,亦知陛下不可重蹈覆辙。至于臣……臣固陋,得步江武肃公后尘,已觉幸甚,无复他求。”
王耀心头猛地一颤,看他良久,却终究未能再说出一个字。这是士子的精神,文人的气节,铸成大宋最后的脊梁。他早就知道,即便自己是这个国家的化身,也有太多的事、太多的人奈何不得。如果他无力挽救危局,又有什么资格去剥夺别人的尊严与骄傲?
他闭了闭眼,收回了手,低声道:“吾明白了。”
陆秀夫整肃衣冠,仿佛此时此地不是海上风雨飘摇的巨舰,而是临安山明水秀里的天子明堂,最后一次向着他稽首再拜。
“宋祚已矣,秀夫此身不足惜,自当赴国难,以告先人。惟愿明公善加珍重,留我华夏一线薪火,以图来日。”
王耀径自走出船舱,走进仿佛永无休止的凄风苦雨,将那君臣二人抛在身后。陆秀夫似乎在对赵昺说些什么,但是再走出两步,那话语声就湮没在了风雨与喊杀交织的嘈杂之中。从舱口到船尾区区二十余步的距离,他走了像是有一生那样漫长。当他终于在船尾立定之后,仿佛听见有什么东西坠海的声音,但那更有可能是错觉。毕竟,风雨大作、海浪兼天之中,很难清楚地判断每一处声响的来源,也很难说你所听到的,是不是自己的幻觉。
王耀等待了足够久的时间才转过身,身后已经空无一人。他伸出手去,像是要从虚空中挽留什么,却最终徒劳地垂下。
“……走好。”
世界仿佛在这一刻安静了下来,茫茫天地间只余他孤身一人。他想了想,拔下束发的簪缨,又除下足上袜履,一并投入海中。
被发跣足,告罪于天。
如果这是一场噩梦的话,什么时候才能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