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火锅影响到水煮牛肉的创新:康俊林先生认为:清代雍乾时期,自贡盐场一带有类似麻辣火锅的“焖锅牛下水”〔19〕。过去的卫生条件恶劣,流行性的牛疫连年不断。特别厉害的年辰,每每有成千上万的牛死亡。对于老牛和死牛的处理,在自贡盐场有一套特殊的办法,多年来已经形成制度。其中,无论老牛或死牛都须卖给汤锅铺宰剥,零售牛肉、肚杂。有的用牛户对不能使用的老牛都把它养至死后才卖,卖价比一般死牛为低,汤锅铺将牛宰杀,解剥后,售卖生熟牛肉、肚杂和血旺。由于处理的牛多,因而汤锅铺也很多。民国时期,在贡井集中在滩坝头,有二十几家,大坟堡的河沟两边有十多家,人们呼110之为贡井牛肉街和大坟堡牛肉街。自流井的十字口也有3家。用牛户把老牛和死牛卖给汤锅铺,由于实际上只卖肉、杂,而要收回皮、骨、蹄角,所以价格特别低廉。〔20〕笔者认为,自贡大量的汤锅馆子不排除类似麻辣火锅似的汤锅。“在清光绪时,自流井的推卤水牛只常年保持在3万头左右。随时有病牛和退役牛需宰杀。牛肉食品也就越来越多,且越做越有特色和风味,其中水煮牛肉、火边子牛肉、菊花牛肉火锅、火爆黄喉、牛头汤、牛尾汤等便成了川菜中的上品。”〔21〕这些是餐馆经营的菜肴,而贫穷的盐工把不能登大雅之堂的麻辣火锅作为平时的送饭菜则顺理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