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科技创新已经越来越成为国家进步的根本推动力。这种推动不仅表现在嫦娥四号、克隆猴、E级超算等基础研究上,也表现在人工智能、大数据、5G通信、芯片、新能源等应用研究上,还表现在港珠澳大桥、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等具体的项目上。像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CFETR)这样面向全人类根本问题的实验研究,就更加意义重大了。新兴产业已经产生了大量的经济效益,成为发展新动能,日益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
在这些成绩的背后,是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撑。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902/t20190228_1651265.html),中国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19657亿元,比上年增长11.6%,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为2.18%,其中基础研究经费1118亿元。
在世界多个权威机构的统计中(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美国科学基金会),中国的研发支出都处于第二位。例如根据经合组织的数据,2016年中国的研发支出是4102亿美元,仅次于美国的4643亿美元,比整个欧盟都高出17%,是日本的2.7倍,德国的3.9倍,法国的7.4倍,英国的9.6倍,俄罗斯的11倍。
由此可见,中国的科技进步是真实的,不是吹出来的;是自己勤勤恳恳干出来的,不是偷来的,更不是别人送来的。
然后,一个有趣的问题是,中国的研发支出在世界上算多还是少呢?
回答是:这取决于你用什么指标来看。就总量而言,世界第二当然是很高的。但就另一个指标而言,地位就低不少了。这个指标就是研发支出占GDP的比例,常被称为研发投入强度或研发强度。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https://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GB.XPD.RSDV.GD.ZS),一些主要的科技国家在2016年的研发投入强度分别是:
美国2.74%,中国2.11%,德国2.94%,英国1.69%,日本3.15%,法国2.25%,加拿大1.61%,瑞士3.37%(2015年),韩国4.24%,西班牙1.19%。
在这些成绩的背后,是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撑。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902/t20190228_1651265.html),中国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19657亿元,比上年增长11.6%,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为2.18%,其中基础研究经费1118亿元。
在世界多个权威机构的统计中(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美国科学基金会),中国的研发支出都处于第二位。例如根据经合组织的数据,2016年中国的研发支出是4102亿美元,仅次于美国的4643亿美元,比整个欧盟都高出17%,是日本的2.7倍,德国的3.9倍,法国的7.4倍,英国的9.6倍,俄罗斯的11倍。
由此可见,中国的科技进步是真实的,不是吹出来的;是自己勤勤恳恳干出来的,不是偷来的,更不是别人送来的。
然后,一个有趣的问题是,中国的研发支出在世界上算多还是少呢?
回答是:这取决于你用什么指标来看。就总量而言,世界第二当然是很高的。但就另一个指标而言,地位就低不少了。这个指标就是研发支出占GDP的比例,常被称为研发投入强度或研发强度。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https://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GB.XPD.RSDV.GD.ZS),一些主要的科技国家在2016年的研发投入强度分别是:
美国2.74%,中国2.11%,德国2.94%,英国1.69%,日本3.15%,法国2.25%,加拿大1.61%,瑞士3.37%(2015年),韩国4.24%,西班牙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