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商业航天公司准入
在助力发展5G物联网的同时,雷军也极为关注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情况。雷军在报告中指出,据《The SpaceReport 2018》,2017年全球航天市场规模达到3835亿美元,其中80%为商业航天。商业航天行业规模未来预计可达数万亿美元,将迎来空前的发展机遇,可重复使用火箭、巨型商业星座、商业载人空间站等航天计划,正在逐渐成真,彰显出商业航天推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的巨大力量。
雷军认为,商业航天正在成为推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的巨大力量,不仅国外涌现出了SpaceX这样的民营公司,国内随着各项政策的出台,也成立了近百家商业航天公司。然而,与商业航天快速发展的现状不相适应,我国在商业航天立法、行业政策、资质准入、资源共享、市场培育及产业发展等方面仍不够完善。
雷军在建议中指出,世界上已有29个国家分布了航天领域的国内法律或法规,而中国是唯一一个没有航天法的航天大国。因此,雷军提的第一条就是:加快推动航天立法,确保民营企业长期稳定、合理有效利用空间资源的权利。
除此之外,雷军还建议:探索有利于商业航天发展的机制,出台落地政策及实施细则;推进航天制造基础设施开放共享,构建适应商业化的量产智能制造生态系统;完善落实政府采购商业航天产品与服务机制,开放商业航天公司的行业准入,拓展商业服务与应用领域。

在助力发展5G物联网的同时,雷军也极为关注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情况。雷军在报告中指出,据《The SpaceReport 2018》,2017年全球航天市场规模达到3835亿美元,其中80%为商业航天。商业航天行业规模未来预计可达数万亿美元,将迎来空前的发展机遇,可重复使用火箭、巨型商业星座、商业载人空间站等航天计划,正在逐渐成真,彰显出商业航天推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的巨大力量。
雷军认为,商业航天正在成为推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的巨大力量,不仅国外涌现出了SpaceX这样的民营公司,国内随着各项政策的出台,也成立了近百家商业航天公司。然而,与商业航天快速发展的现状不相适应,我国在商业航天立法、行业政策、资质准入、资源共享、市场培育及产业发展等方面仍不够完善。
雷军在建议中指出,世界上已有29个国家分布了航天领域的国内法律或法规,而中国是唯一一个没有航天法的航天大国。因此,雷军提的第一条就是:加快推动航天立法,确保民营企业长期稳定、合理有效利用空间资源的权利。
除此之外,雷军还建议:探索有利于商业航天发展的机制,出台落地政策及实施细则;推进航天制造基础设施开放共享,构建适应商业化的量产智能制造生态系统;完善落实政府采购商业航天产品与服务机制,开放商业航天公司的行业准入,拓展商业服务与应用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