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文学与传记
如何认知传记的作用
传记解释和阐明了诗歌的创作过程
二. 传记的编写
首先是编史工作的一部分。
两个关键问题。
传记家以诗人对作品为根据写传记,有多大程度的可靠性?
文学传记的成果对于理解作品本身又有多大关系?
一般人都是肯定回答,但是真的有道理吗?许多历史人物的资料失散了。
例:《李白传》的编写或《莎士比亚传》的编写
因为史料缺失,许多对其生平的研究,都是建立在其作品的写作顺序上,去推测他在这段时期经历,所做的事情。这个角度上说,本来应该为文学研究的传记,却是从文学作品中脱胎出来的,因此以此为研究文献,实际上其价值是受到质疑的。
(1)两个人类时代:早期和近代
对于早期文学来说我们还没有私人文献可以参考,只有出生登记表,结婚证书和诉讼之类的公共材料。但在莎士比亚时代之后,作家的自我意识提高,留下了许多自传性的资料。
《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中对贾谊的简略生平介绍,大部分是由作品评述构成。而到了现代,有很多鲁迅的资料:信,影像资料,成绩单,登记表,车票,收入证明,作品的不同版本。
(2)诗人的自传问题
诗人不仅在死人书信,日记和自传中表现自己,而且也在诗作中表现自己。如华兹华斯的《序诗》就是一篇自传性的宣言。不可避免用情感去掩盖真实的元素,如何用自己写的文学作品来区别传记和作品。
诗人自传的特征:抒情性;对现实材料对文学处理(如古代诗人自序,诗歌)
例:李白《与韩荆州书》魏灏《李翰林集序》对比,都是写李白,后者不是作者自己写的,比较可信。
(3)主观诗人与客观诗人
主观:内心情感的表达(浪漫主义)。客观:注重现实描写(现实主义)。主观诗人的自传往往较少涉及与社会的交集,更为注重内心情感和个人感受对表达。客观诗人则相反,所以这两种诗人的传记有所区别。
即使是主观诗人,其自传性个人叙述与同一母题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也存在不可抹杀的差异。
(4)艺术作品与现实
即使文学作品某些因素和传记资料一致,这些也都是经过重新整理而化入作品中去,失去原本的特殊个人意义,仅仅成为具体的人生素材,成为作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例:杜甫《石壕吏》中的历史事件,仅仅是杜甫进行创作的材料,而不能视作可引用的历史资料。
Q:杜甫的“诗史”该如何理解?
A:1.杜甫的诗确实反映了历史2.是用艺术性方法来反映历史的。诗史可以作为诗和社会的引证,但是不能以此为历史文献,更不能以此写传记。
三。传记研究的问题
即使作家作品缺乏,也不能吧作品当作史料
生活与作家。实际生活经验在作家心目中是什么样子,取决于它们在文学上的可取程度,由于艺术传统和先验观念的左右,它们都发生了局部的变形。他们所反映的生活是他们觉得可以用于文学的部分。
例:“生活体验”和生活
梭罗《瓦尔登湖》农村生活是宁静祥和的,但是不能反映全貌。
2. 传记研究的前提:对传记对审慎甄别
3. 传记研究的作用:有关系,可以帮助研究。
(1)解释作家作品中的典故和词义。
(2)帮助我们研究作家艺术生命的成长成熟和衰退
(3)解决文学史上其他问题累计资料,如阅读的书籍,与人交往,游历等。
四. 传记与作品评价
传记美元特殊文学批评价值。核心:艺术本身的独立性;传记可以作用于人的评价,但不能用于作品的评价。如郭沫若。
如何认知传记的作用
传记解释和阐明了诗歌的创作过程
二. 传记的编写
首先是编史工作的一部分。
两个关键问题。
传记家以诗人对作品为根据写传记,有多大程度的可靠性?
文学传记的成果对于理解作品本身又有多大关系?
一般人都是肯定回答,但是真的有道理吗?许多历史人物的资料失散了。
例:《李白传》的编写或《莎士比亚传》的编写
因为史料缺失,许多对其生平的研究,都是建立在其作品的写作顺序上,去推测他在这段时期经历,所做的事情。这个角度上说,本来应该为文学研究的传记,却是从文学作品中脱胎出来的,因此以此为研究文献,实际上其价值是受到质疑的。
(1)两个人类时代:早期和近代
对于早期文学来说我们还没有私人文献可以参考,只有出生登记表,结婚证书和诉讼之类的公共材料。但在莎士比亚时代之后,作家的自我意识提高,留下了许多自传性的资料。
《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中对贾谊的简略生平介绍,大部分是由作品评述构成。而到了现代,有很多鲁迅的资料:信,影像资料,成绩单,登记表,车票,收入证明,作品的不同版本。
(2)诗人的自传问题
诗人不仅在死人书信,日记和自传中表现自己,而且也在诗作中表现自己。如华兹华斯的《序诗》就是一篇自传性的宣言。不可避免用情感去掩盖真实的元素,如何用自己写的文学作品来区别传记和作品。
诗人自传的特征:抒情性;对现实材料对文学处理(如古代诗人自序,诗歌)
例:李白《与韩荆州书》魏灏《李翰林集序》对比,都是写李白,后者不是作者自己写的,比较可信。
(3)主观诗人与客观诗人
主观:内心情感的表达(浪漫主义)。客观:注重现实描写(现实主义)。主观诗人的自传往往较少涉及与社会的交集,更为注重内心情感和个人感受对表达。客观诗人则相反,所以这两种诗人的传记有所区别。
即使是主观诗人,其自传性个人叙述与同一母题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也存在不可抹杀的差异。
(4)艺术作品与现实
即使文学作品某些因素和传记资料一致,这些也都是经过重新整理而化入作品中去,失去原本的特殊个人意义,仅仅成为具体的人生素材,成为作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例:杜甫《石壕吏》中的历史事件,仅仅是杜甫进行创作的材料,而不能视作可引用的历史资料。
Q:杜甫的“诗史”该如何理解?
A:1.杜甫的诗确实反映了历史2.是用艺术性方法来反映历史的。诗史可以作为诗和社会的引证,但是不能以此为历史文献,更不能以此写传记。
三。传记研究的问题
即使作家作品缺乏,也不能吧作品当作史料
生活与作家。实际生活经验在作家心目中是什么样子,取决于它们在文学上的可取程度,由于艺术传统和先验观念的左右,它们都发生了局部的变形。他们所反映的生活是他们觉得可以用于文学的部分。
例:“生活体验”和生活
梭罗《瓦尔登湖》农村生活是宁静祥和的,但是不能反映全貌。
2. 传记研究的前提:对传记对审慎甄别
3. 传记研究的作用:有关系,可以帮助研究。
(1)解释作家作品中的典故和词义。
(2)帮助我们研究作家艺术生命的成长成熟和衰退
(3)解决文学史上其他问题累计资料,如阅读的书籍,与人交往,游历等。
四. 传记与作品评价
传记美元特殊文学批评价值。核心:艺术本身的独立性;传记可以作用于人的评价,但不能用于作品的评价。如郭沫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