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记载老子县籍所在地——苦县故城(唐·真源——宋、金、元、卫·真县)和老子诞生地——汉·老子祠(唐、宋、金、元·太清宫)地理方位的文献:
(1)唐《元和郡县图志》卷七 河南道三 亳州 真源县:


(2)《道藏》第十七册《混元聖紀》卷二

老子县籍所在地——苦县城(唐·真源——宋、金、元·卫真)北近涡水四十里有古谯城(今亳州古城)。
(3)记载老子县籍所在地——汉·苦县故城——唐·真源——宋金元·卫真县城毁坏时间的文献——南宋·周密《齐东野语》


南宋·端平元年(1234年)、金·天兴三年(1234年)、元太宗(孛儿只斤窝阔台)六年(1234年),老子县籍所在地——汉·苦县故城(唐·真源——宋、金、元·卫真)毁于黄河南泛。
(4)元初,因地广人稀,老子县籍所在地——汉·苦县(唐·真源——宋金元·卫真县)境域并入鹿邑的文献——《元史》卷五十九志第十一 地理二 亳州


(5)明朝,记载老子县籍所在地——汉·苦县故城(唐·真源——宋、金、元·卫真)地理方位的文献——天顺五年(1461)明·李贤等撰《大明一统志》卷二十六开封府上 古迹篇:

明·李贤等撰《大明一统志》卷二十六开封府上 古迹篇记载老子县籍所在地——汉·苦县故城(唐·真源——宋、金、元·卫真)在隋至元时期的鹿邑县(今鹿邑县西60华里式量镇鹿邑城村)东七十里(明里程换算为今80.64华里),遗址在谯县故城(今亳州古城)西、涡河北、古谷水(今惠济河)畔的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牛集镇安家溜集西。
(6)清朝记载载老子县籍所在地——汉·苦县故城(唐·真源——宋、金、元·卫真)的文献——清·華度纂修(乾隆三年版)《亳州志》卷二疆域志下古跡篇

清·華度纂修(乾隆三年版)《亳州志》卷二疆域志下古跡篇记载:老子县籍所在地——苦縣舊治(唐·真源——宋、金、元·卫真)在(亳)州西四十里(清里程,换算为46.1华里),遗址在谯县故城(今亳州古城)西、涡河北、古谷水(今惠济河)畔的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牛集镇安家溜集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