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标题可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其原本出处的解释:“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一种是:“好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是以见放”。说白了,就是随风和桃李提出过的两个问题,是孟珏遗弃人世,还是人世遗弃孟珏。
孟珏这个人,其实是很自由的,他不用承担任何责任(至少我没看出来,刘病已背负着重重人命,刘弗陵背负着天下,他好像除了复仇,也没什么了)。他没有层层束缚,可以指天骂地,对抗命运,所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他有可观的财富和无双的医术,却很少见他济世救人,费尽心血救刘弗陵,还是为了云歌,并不是什么医者心。当然了,他也没义务那么做。只是作为九爷的义子,我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我只能说,孟珏,他的确是个很有个性的人,桐华也花费了大量的笔墨去描摹他的风华和情深如许。但是,抛开立场,我反反复复审视了自己对孟珏的感情,终究是同情怜悯占了上风,而不是敬佩……让小色失望了,她说过,狐狸最不需要的感情,就是怜悯。可是,我把所有的敬意,都给了刘弗陵了,分不出来,咋办……
插个话啊,我一直觉得让我写弗陵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写孟珏应该好一点,因为反正不是至爱,怎么样都好。没想到那么纠结,掐死了两个版本。(= =看我痛苦的脸,小色,都是因为你,5555555)
另外,动笔写之前偶先复习了本吧的两栋楼,随风的《也说第三册里孟珏的悲剧性》,叶子的《我为什么喜欢孟珏》,以及文下的辩论,发现了一些以前扫过但没注意的东西。(话说那段时间是真的很忙……)
分析孟珏的话,咱从小时候开始说起吧。小时候的境遇,的确很惨,看着弟弟和母亲被杀的那种无可奈何。(= =刘病已是全家灭口就剩自己一个背血海深仇,刘弗陵是看着自己的老子杀了自己的亲娘,神呐,这三位是要比一比谁更惨么)
综合起来,孟珏比较惨。有他自己的话为证,他跟刘病已说:“刘病已,你只需记住,你的经历没什么可怜的,比你可怜的大有人在。你再苦时,暗中都有人拼死维护你,有些人却什么都没有。”
我第一次看这句话的时候,觉得他说的是自己,所以心下难免有些腹诽……这次看,觉得他指代的“什么都没有”的人,可能是他的弟弟,无辜送掉性命的弟弟。
不管怎样,孟珏的童年是从生死线上挣扎过来的,两位刘氏子弟,虽然也承担了亲人逝去的阴影,却没有生命危险(其实也有啦,就是没孟珏那么风刀霜剑就是了,咱弗陵是从小开始一步步被蚕食生命啊,泪)。论身体折磨,孟珏为上。
论心灵折磨,刘弗陵为上,他的母亲是因他而死的。仇人又是他亲爹。孟珏你可以恨啊,弗陵连恨都没地方搁……
但话说回来,孟珏因此失掉了味觉……综合起来,他最惨吧。先掬第一捧同情泪。
然后,因为这段悲惨境遇,不知道哪位玉佩说的了,俗世早在孟珏七八岁的时候就已经抛弃了他,所以他不需要不屑于融入尘世了。
小色也说过一句话,“当有一个人以孤绝的身姿站在他身后那个庞大的官僚集团的对面的时候,我的心一定是向着那个人的”,谏议大夫孟珏的身姿,以一人之力对抗整个霍氏集团的身影,的确是很让人心折啊。
但我觉得他只是选择了一种对抗的姿态。人生种种悲剧,都是因这选择而来。
是对抗,不是反抗。这一场对抗,孟珏显示了他的胆略与才华,
(插话,但我更欣赏的,是对既定命运的反抗,是打碎一切,重新建立秩序的魄力。或者,是弗陵那种,在既定的规则里,走出一条路来的智慧与牺牲。孟珏给我的感觉,更像一个赌气的孩子。鉴于这个比喻容易被腹诽,咱换一个,更像一个愤青……)
因为命运是不公的,所以要指责。但是,出路在哪里?
当然,这也与他们俩的身份有关,一个在朝,一个在野。拿刘弗陵比孟珏,是不公平的。
孟珏这个人,其实是很自由的,他不用承担任何责任(至少我没看出来,刘病已背负着重重人命,刘弗陵背负着天下,他好像除了复仇,也没什么了)。他没有层层束缚,可以指天骂地,对抗命运,所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他有可观的财富和无双的医术,却很少见他济世救人,费尽心血救刘弗陵,还是为了云歌,并不是什么医者心。当然了,他也没义务那么做。只是作为九爷的义子,我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我只能说,孟珏,他的确是个很有个性的人,桐华也花费了大量的笔墨去描摹他的风华和情深如许。但是,抛开立场,我反反复复审视了自己对孟珏的感情,终究是同情怜悯占了上风,而不是敬佩……让小色失望了,她说过,狐狸最不需要的感情,就是怜悯。可是,我把所有的敬意,都给了刘弗陵了,分不出来,咋办……
插个话啊,我一直觉得让我写弗陵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写孟珏应该好一点,因为反正不是至爱,怎么样都好。没想到那么纠结,掐死了两个版本。(= =看我痛苦的脸,小色,都是因为你,5555555)
另外,动笔写之前偶先复习了本吧的两栋楼,随风的《也说第三册里孟珏的悲剧性》,叶子的《我为什么喜欢孟珏》,以及文下的辩论,发现了一些以前扫过但没注意的东西。(话说那段时间是真的很忙……)
分析孟珏的话,咱从小时候开始说起吧。小时候的境遇,的确很惨,看着弟弟和母亲被杀的那种无可奈何。(= =刘病已是全家灭口就剩自己一个背血海深仇,刘弗陵是看着自己的老子杀了自己的亲娘,神呐,这三位是要比一比谁更惨么)
综合起来,孟珏比较惨。有他自己的话为证,他跟刘病已说:“刘病已,你只需记住,你的经历没什么可怜的,比你可怜的大有人在。你再苦时,暗中都有人拼死维护你,有些人却什么都没有。”
我第一次看这句话的时候,觉得他说的是自己,所以心下难免有些腹诽……这次看,觉得他指代的“什么都没有”的人,可能是他的弟弟,无辜送掉性命的弟弟。
不管怎样,孟珏的童年是从生死线上挣扎过来的,两位刘氏子弟,虽然也承担了亲人逝去的阴影,却没有生命危险(其实也有啦,就是没孟珏那么风刀霜剑就是了,咱弗陵是从小开始一步步被蚕食生命啊,泪)。论身体折磨,孟珏为上。
论心灵折磨,刘弗陵为上,他的母亲是因他而死的。仇人又是他亲爹。孟珏你可以恨啊,弗陵连恨都没地方搁……
但话说回来,孟珏因此失掉了味觉……综合起来,他最惨吧。先掬第一捧同情泪。
然后,因为这段悲惨境遇,不知道哪位玉佩说的了,俗世早在孟珏七八岁的时候就已经抛弃了他,所以他不需要不屑于融入尘世了。
小色也说过一句话,“当有一个人以孤绝的身姿站在他身后那个庞大的官僚集团的对面的时候,我的心一定是向着那个人的”,谏议大夫孟珏的身姿,以一人之力对抗整个霍氏集团的身影,的确是很让人心折啊。
但我觉得他只是选择了一种对抗的姿态。人生种种悲剧,都是因这选择而来。
是对抗,不是反抗。这一场对抗,孟珏显示了他的胆略与才华,
(插话,但我更欣赏的,是对既定命运的反抗,是打碎一切,重新建立秩序的魄力。或者,是弗陵那种,在既定的规则里,走出一条路来的智慧与牺牲。孟珏给我的感觉,更像一个赌气的孩子。鉴于这个比喻容易被腹诽,咱换一个,更像一个愤青……)
因为命运是不公的,所以要指责。但是,出路在哪里?
当然,这也与他们俩的身份有关,一个在朝,一个在野。拿刘弗陵比孟珏,是不公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