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文化吧 关注:1,744贴子:16,034
  • 2回复贴,共1

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奖名单——梅县谢荣安、蕉岭黄瑞森上榜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奖名单再现“梅州身影”
梅县籍谢荣安获二等奖
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的谢荣安(前左一)。
本报讯 (记者吴丽伶 黄焱)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8日上午揭晓,我国285个(名)项目(专家)获奖。蕉岭籍的广东省现代农业装备研究所副所长黄瑞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的喜讯传回家乡后,记者昨日再获消息,梅县籍的广东省地质测绘院总工程师谢荣安参与完成的“InSAR毫米级地表形变监测的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也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谢荣安出生在梅县区石扇镇巴庄村,是梅县高级中学1982届学生,如今是测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测绘师,从事专业测绘工作30多年,在数字化测绘、GPS技术、地理信息、航测和遥感等新技术开发应用方面多有建树,作为省土地确权首席专家主编了《广东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省级检查验收指南》。
此次获奖的“InSAR毫米级地表形变监测的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创新性地引入了测量平差技术,系统研究了InSAR大气误差抑制、去相干噪声滤波、复杂形变建模及三维形变测量等,建立了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InSAR毫米级形变测量数据处理的成套技术和软件体系,解决了InSAR在噪声抑制、数据融合和变形探测等方面的关键技术难题,大幅提高了InSAR地表形变测量的精度、可靠性和工程化应用能力。成果应用于珠三角和重庆、安徽等地及国土、矿山、电力等多个行业,保障了多个重大地质灾害防治项目的实施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使我国在InSAR大气改正、多源数据融合、形变测量质量控制等方面居于国际领先水平。
“非常荣幸能获得国家级奖项。这是对我们研究团队最大的肯定和鼓舞。研究这个项目前后花了8年时间,我们始终相信付出总是有回报的。”谢荣安告诉记者,长期以来,他一直都在关注家乡的发展建设,曾为梅州市城乡规划建设提供基础测绘服务,多次到梅州各地调研农村土地确权工作。谢荣安表示,他每年都会回乡探亲,希望今后能有机会用自己的专长为家乡建设作贡献。


1楼2019-02-13 21:33回复
    本报记者专访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黄瑞森
    2019-01-09 09:30 来源: 梅州日报

    黄瑞森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
      ●本报记者 黄焱
      昨日上午,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京隆重举行,共285个(名)项目(专家)获奖。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项目——“高效瘦肉型种猪新配套系培育与应用”的主要完成人中有一个梅州人,他就是广东省现代农业装备研究所副所长、蕉岭县南磜镇步上村人黄瑞森。获悉此消息后记者连线采访了黄瑞森教授,了解他研发背后的故事。
    仓库里完成技术研发
      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的网站上,对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项目提出了三个“缺一不可”的条件,一是技术创新性突出,二是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很大贡献,三是推动行业科技进步作用明显。
      “高效瘦肉型种猪新配套系培育与应用”这一项目历时20年攻坚克难,创新了种猪体细胞克隆、大数据遗传评估、饲料转化率和肉质活体测定等多项种猪育种关键技术,打破了我国种猪长期依赖进口的困境。黄瑞森团队研制的智能型种猪测定系统是饲料转化率和肉质活体测定中的关键一环。让人想不到的是,这项技术的研发是在仓库里“偷偷”完成的。
      “养猪业是我国战略性民生产业和农业主干产业,瘦肉型种猪是支撑我国养猪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石。”黄瑞森说,瘦肉型猪的选育需要对种猪进行大规模的测定,但10多年前国内没有掌握这方面的技术,若引进国外设备一台就要10万元,这在当时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因此,在广东省现代农业装备研究所安排黄瑞森团队于2006年开始了智能型种猪测定系统的研发。研发需要不断测试,团队就在研究所的仓库里“偷偷”养了一圈小猪。“这是违法的。”黄瑞森笑着说。一间铁皮房,冬不暖夏不凉。但他和团队成员在那里解决了一个个难题,在2012年推出了成熟的设备。
      他的团队自主研发的9ZC-170智能型种猪测定系统,解决了群体饲养时大规模自动测定种猪日增重、采食量、饲料转化率等生产性能技术,填补了国内在种猪选育关键设备方面的空白,打破了国外对这一关键选育设备的垄断。“我们的设备5万元一台,是国外设备价格的一半。”
      黄瑞森表示,团队将继续推动我国在养猪技术以及装备方面的研发和创新,将养猪所需的核心装备自主产权牢牢抓在自己手里,为我国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装备支撑。
     


    2楼2019-02-13 21:34
    回复
      2025-11-22 23:50:4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希望为家乡建设做贡献
        1989年,学习机械工程专业的黄瑞森从江西理工大学毕业后进入广东省现代农业装备研究所,先后获得PCT国际专利1件、发明专利8件,拥有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二等奖1项、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1项、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三等奖1项以及其他奖励4项。
      黄瑞森的30年也是中国改革开放高歌猛进的30年。“工作30年,我经历了国家养猪行业从传统养殖模式到工厂化养殖模式再到自动化智能化养殖模式的发展过程,智能化养殖是发展的方向。”黄瑞森说,智能化养殖节省了人力成本,更重要的是能做到“精准饲喂”,还减少人与病原体接触的机会,防止疫病传播。目前梅州有三家企业运用了省现代农业装备研究所的设备,黄瑞森希望今后能继续用自己所学为家乡建设做贡献,更希望和他的团队一起能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贡献一份力量。
        “生于梅州、长于梅州,我希望家乡发展越来越好。”黄瑞森说。


      3楼2019-02-13 21: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