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两点。
一、通鉴因为是编年体的通史, 所以大部份时间都是自洽的, 因此不会两存说法。但这不能籍此判断史料优劣, 纪传体的晋书、魏书等纪传之间必定有很多自相矛盾的说法, 即使通鉴表面上自洽, 然而很可能只是为了达成自洽而搬龙门。
二, 因为通常司马光有明显取舍删削, 很多时侯要追溯纪传体史料原文来补充通鉴的不足之处。
一、外黄之败:
这个算是比较实锤的分析。
姚襄所部多劝襄北还,襄从之。五月,襄攻冠军将军高季于外黄,会季卒,襄进据许昌。 《资治通鉴 卷一百》
十一年......夏四月壬申,陨霜。乙酉,地震。姚襄帅众寇外黄,冠军将军高季大破之。 《晋书帝纪第八》
一、通鉴因为是编年体的通史, 所以大部份时间都是自洽的, 因此不会两存说法。但这不能籍此判断史料优劣, 纪传体的晋书、魏书等纪传之间必定有很多自相矛盾的说法, 即使通鉴表面上自洽, 然而很可能只是为了达成自洽而搬龙门。
二, 因为通常司马光有明显取舍删削, 很多时侯要追溯纪传体史料原文来补充通鉴的不足之处。
一、外黄之败:
这个算是比较实锤的分析。
姚襄所部多劝襄北还,襄从之。五月,襄攻冠军将军高季于外黄,会季卒,襄进据许昌。 《资治通鉴 卷一百》
十一年......夏四月壬申,陨霜。乙酉,地震。姚襄帅众寇外黄,冠军将军高季大破之。 《晋书帝纪第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