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联(TP-Link),作为目前国内家用路由器行业绝对的老大,其核心竞争力和前几年的OV别无二致,无外乎就是利用渠道优势,尽一切可能压缩成本。同一型号到后期硬件不断缩水,最明显的就是RAM/ROM的缩水,缩到后期直接8+1的都来了。(单位是MB)
不仅低端缩,高端也是缩的厉害,几百块的路由器(wdr8500这些)不给usb口,999的那个ipq8065方案的ROM只有可怜的32MB……
然而普联这种放其他任何消费电子行业都会死翘翘的行为(想象一下你买的手机从6+128到后面“升级版”变成2+16),在家用路由行业居然屁事没有。其实如果看下各数码论坛对路由器的看法,就会发现普联暴利的基础。
绝大多数人包括所谓数码爱好者,对家用路由器的认知还停留在无线ap+NAT设备上。换言之,对大部分人而言,家用路由是个和台灯,风扇之类的功能性设备,华硕两千多的败家之眼版八爪鱼和普联几十块的路由器,对大部分人而言并没有差别。这一点和之前OV很相似,对于大部分而言,625甚至p10就够用,我凭什么要用835?我还巴不得2000块的机子用430嘞。
在这种认知环境下,大部分人对路由器的认知只剩下了“天线有多少根”,“信号有多强”,“稳不稳定”,“延迟高不高”之类的。这四个问题,第一个很好解决,普联的路由器从来不缺天线,第二个实际上受限于发射功率,只要采用国标,整体来看信号差距就是大同小异。第三点和第四点在我看的帖子里简直就成了玄学聚集地,一堆人最基本的靠ping路由器测延迟和等距离点传输测试都不弄,全凭自我玄学感觉来判断。讲道理,我从腾达n300到磊科那个和360合作的路由器再到小米mini再到斐讯k2再到网件r6400和华硕ac86u,没见哪个路由器突然罢工不稳定的。说难听点,现有家庭网络环境确实不足以压榨完路由器的交换性能,不过考虑100M甚至200M宽带的普及,确实有一大堆古董路由器已经带不动了。(我用TP一450m的古董百兆路由器带100M电信宽带下载速度不超过6MB)。
其实现在家用路由器环境就颇类似于功能机时代的手机,在用户有限的功能需求下,厂商可以大胆缩水以谋求暴利,猴米在前两代旗舰路由器没啥市场后,也开始主打电子垃圾。在这点还是不得不感谢斐讯曾经搅了一下这一潭死水,斐讯的产品(k2,k2p,k3),不讨论0元购,在同级别产品中都算良心的了。

不仅低端缩,高端也是缩的厉害,几百块的路由器(wdr8500这些)不给usb口,999的那个ipq8065方案的ROM只有可怜的32MB……
然而普联这种放其他任何消费电子行业都会死翘翘的行为(想象一下你买的手机从6+128到后面“升级版”变成2+16),在家用路由行业居然屁事没有。其实如果看下各数码论坛对路由器的看法,就会发现普联暴利的基础。
绝大多数人包括所谓数码爱好者,对家用路由器的认知还停留在无线ap+NAT设备上。换言之,对大部分人而言,家用路由是个和台灯,风扇之类的功能性设备,华硕两千多的败家之眼版八爪鱼和普联几十块的路由器,对大部分人而言并没有差别。这一点和之前OV很相似,对于大部分而言,625甚至p10就够用,我凭什么要用835?我还巴不得2000块的机子用430嘞。

在这种认知环境下,大部分人对路由器的认知只剩下了“天线有多少根”,“信号有多强”,“稳不稳定”,“延迟高不高”之类的。这四个问题,第一个很好解决,普联的路由器从来不缺天线,第二个实际上受限于发射功率,只要采用国标,整体来看信号差距就是大同小异。第三点和第四点在我看的帖子里简直就成了玄学聚集地,一堆人最基本的靠ping路由器测延迟和等距离点传输测试都不弄,全凭自我玄学感觉来判断。讲道理,我从腾达n300到磊科那个和360合作的路由器再到小米mini再到斐讯k2再到网件r6400和华硕ac86u,没见哪个路由器突然罢工不稳定的。说难听点,现有家庭网络环境确实不足以压榨完路由器的交换性能,不过考虑100M甚至200M宽带的普及,确实有一大堆古董路由器已经带不动了。(我用TP一450m的古董百兆路由器带100M电信宽带下载速度不超过6MB)。
其实现在家用路由器环境就颇类似于功能机时代的手机,在用户有限的功能需求下,厂商可以大胆缩水以谋求暴利,猴米在前两代旗舰路由器没啥市场后,也开始主打电子垃圾。在这点还是不得不感谢斐讯曾经搅了一下这一潭死水,斐讯的产品(k2,k2p,k3),不讨论0元购,在同级别产品中都算良心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