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帆战舰吧 关注:10,181贴子:76,312

【转】中式帆船的骄傲——致每个月都要来一次的中西式帆船对比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原作者:邝向荣
转自:ht是tp://ww的w.so的hu.com/a/啊25667的7481_563934


IP属地:上海1楼2018-12-17 10:25回复
    我叫邝向荣。我有很多身份,建筑师、设计师……但我最喜欢的身份是帆船玩家。我在香港玩帆船,玩了38年。

    01“中国人凭什么说海南诸岛是你们的?”
    有一趟我去欧洲参加国际航运协会的会议,参会的都是全世界最了解航运和船的人。吃饭的时候,有一个老外带着挑衅的态度问我:“中国人凭什么说海南诸岛是你们的?”
    我说:“因为是我们先发现的,我们先命名的,我们先开发的。”
    他无话可说,点点头表示认同,走了。
    为什么我们能最先发现?
    最先命名?
    又最先开发呢?
    因为中国有很好的帆船,早在1000年前,我们的帆船就是全世界最棒的。
    这句话不是随便说的,我做过很多研究。“南海一号”考古证明了,在12世纪,也就是宋代,中国的船就已经拉着几百吨的货往返阿拉伯。整船的设计也是当时最先进的——双面受风的纵帆装、水密隔舱,还有船艉舵。


    IP属地:上海2楼2018-12-17 10:27
    回复
      2025-05-18 18:04:30
      广告
      同一时期的欧洲用的是什么船呢?

      就是这种叫做柯克(COG)的船,简陋得不得了——大概55吨左右,可能都没有防水甲板,然后单桅杆,单面受风的帆,当然还没学到我们中国的水密隔舱,也没有我们的纵帆装,是很原始的船。
      所以,大家明白为什么那个老外点点头就走了吧?懂帆、懂船的人,都知道中国帆船在历史上是最厉害的!
      说起我与中式帆船的结缘,就要回到80年代,我跟中式帆船的两次“较量”。
      那个年代,中国还比较穷,香港的帆船都是木制的,船身破破烂烂,帆上打满补丁。有一天,我们开着一条玻璃钢的西式帆船,在维多利亚港遇上一条中式木帆船,就暗自想要跟它比一比。
      那一天风不稳定,时大时小。风大的时候,我们的西式帆船肯定跑得很漂亮了,但是风一小下来,到没风的时候呢,我们的帆就没有翼形了,垂在那里。没想到中式帆船这块“大木头”,破破烂烂的东西,它的帆却还张着,一步一步地来追上来,就像龟兔赛跑一样,居然超越了我们。
      第二趟也是在维多利亚港,这是一次环香港岛的比赛。在横风的状况,当时我们的船挂着球帆,已经处于最好的状态,但是一条挂着中式帆的西方帆船竟然从后面追上来,我还来不及拿照相机把它拍下来,它已经一下子走远了。
      第二天我们回到港口里,又看见这条船,我就上前跟他们打招呼,才发现船上竟然是一对远航经过香港的老夫妻,他们带着所有的家当住在船上,是一条很重很重的船。但是这么重的船,却可以一下子超越我们,我也是服了……就是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小看中式帆。
      02失传的艺术,“只剩下壳”的第五大发明
      实际上中式帆船,可以称得上中国第五大发明。这个也不是随便说的,里头至少有三样东西是全世界公认由中国人发明的:第一是水密隔舱,第二是纵帆装,第三就是船艉舵。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的网站上,有关于中国对世界科学技术贡献的描述,这三样就包括在造船技术里。所以这些东西是全世界公认的,不是我老邝说的。

      纵帆装就是在船中间立好几根桅杆,这样我们就能带着很多张帆出海,一方面是增加动力,但更大的作用在于通过调整不同帆的大小比例,让船帆的整体着力点在船的前后移动。因为船在水中航行时,它的倾斜程度不同会让船身吃水部分的形状变得不对称,导致水中的阻力点也会移动。我们通过移动这个力点来调整船头方向,这是中国人在1000年前就已经发明了的东西。

      水密隔舱,大家看过电影《泰坦尼克号》也知道,就是把船底分段隔开,即使一两个舱进水,船也不会沉。宋代出土的海船就已经有水密隔舱了。

      披水板也是很好玩的东西,在唐代就已经发明了。因为吃水浅的船,侧面受风可能就会在水面上横着漂,加上这个板,就能纠正它的方向。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元素在现代帆船里得以保留。
      比如说方顶帆,四十年前的西方帆船是三角帆的,最近十年,他们才改成了方顶。因为他们发现上层的风是最好的风,越靠近水面的风,风力越低。而我们中式帆船很早就把上层的风用起来了。然后是全帆骨,西方的帆船从前就是一大块布,最近这十几年才开始在里头增加帆骨。而我们中式帆,自古以来都是全帆骨的。
      大家看见的这些图片,从未在中国出版过,全都是在外国人的书本里头出现的。
      所以,中式帆是一个失传的艺术。


      IP属地:上海3楼2018-12-17 10:31
      收起回复
        2014年,我曾做过一项问卷调查,希望收集帆船上面每一个部件的名称和每一种操作的说法,因为在西方帆船上,每一个小东西都有自己的名称,中国的帆船肯定也有。
        但是这个问卷收回来的是一些奇奇怪怪的答案,我才知道中式帆船原来是一个师徒手口相传的文化。里头还有当地的方言俚语,比如说,我们同一件东西,在不同的地方叫法都不一样,很多字甚至没法写出来。中式帆船不像中式建筑,没有遇到像梁思成这样的大师去做整理,所以这方面的记载基本上空白一片。
        80年代以后,很多生产商都改做柴油动力的帆船,不再用帆风动力。

        所以大家看这个图,60年代的船有帆,下面有插板,后面有舵,是一条很好的帆船,但是现在我们在海南看见的船呢,只有一个壳,虽然它还是木造的,但是只有一个壳。
        没有文字记录的帆船技艺都在老师傅的脑袋里,
        但是老师傅很多都已经七八十岁了。
        如果我们现在再不努力做点事,
        我们这个文化,
        可能十年以内就会灭绝!
        最近这几年,渔政觉得木帆船不好,用补贴的方法鼓励渔民都改用玻璃钢船,木帆船在渔业就没有市场,能用木船的地方就只剩下休闲旅游业。可是我们中国船检规范里没有木船这一项,因为这个原因,船级社无法检验中国的木帆船,这下连旅游业中都没有木船的生存空间。
        所以,如果我们中式木帆船文化灭绝,不是灭在社会没有需求,是灭在政策上不给它空间


        IP属地:上海4楼2018-12-17 10:32
        回复
          03中式帆船的好处,全世界的玩家都在用
          我们对中式帆船缺乏关注,惭愧的是,西方却有人为我们做了很深的研究,写了很多书。实际上,我学习中式帆船的整个过程,很大部分都是靠查阅英文书。
          1960年第一届单人横渡大西洋帆船赛,有一条挂着中式帆的英国船得了第二名,使得整个世界对中国帆刮目相看。
          这个人回去以后写了一本书,叫《现代中式帆装》,这本书现在也有中文版。
          中式帆有什么好处呢?




          这些是西方玩家做的分析。
          西方的桅杆是由很多根钢丝绳(也叫支索)拉住的,这些钢丝绳可能要用到几十个到一百个小部件,很多地方检查不到,但只要其中一个小部件断掉,整个桅杆就会掉下来。我玩了38年帆船,断过两根桅杆,都是这样断的。但是中式桅杆不一样,它是一根独立上去的,不依靠小部件,只要两点固定好就行了。
          第二个就是西方帆是一大块布,张力很大,只要撕破一点点,整块帆就会被完全毁掉。你可以想象,如果你在大洋中遇到大风暴,唯一的动力没了,该有多危险。但中式帆呢?大家看这个图片,即使穿了n多孔,还可以继续航行。虽然难看一点,至少能保住对船的控制。
          另外一个就是西方玩家最喜欢的,中式帆缩帆安全快捷。在强风的时候,不用一分钟就能缩下来,而且不用爬上去,绳子一解开,它就下来,一拉就绑好。但是西方帆呢,要爬上去做很多操作,才能把帆缩下来。你可以想象,碰上月黑风高,或者甲板倾斜湿滑,这有多危险。
          现在国外很多玩帆船的人都把自己的船改为中式帆。


          IP属地:上海5楼2018-12-17 10:34
          收起回复
            文章后面是一些推广的内容,我就不发全文了,有兴趣的可以点我发的链接去看原文。
            有《现代中式帆装》或《中式帆装设计》资源的大神请不吝分享,里面的知识和数据应该会比本文更详尽。
            今后中西式帆船对比的帖子肯定还会出现,然而现实一方面是西方帆船实物存留和文字记录远多于中式帆船(原因本文中也有一定阐述);所以导致了另一方面的现实是:吧友讨论中西帆船对比时,要么盲目乐观,要么妄自菲薄崇洋媚外,缺乏有理有据的探讨。
            希望以此文抛砖引玉,有干货的大神们不要吝惜资源,让我们学习更多科学的,有体系的中式帆船知识,而不是被列强的横帆遮住眼睛。虽然现在帆船早已式微,但现代风帆技术也还在发展着。只要有我们这样的爱好者,有科学的态度,中式帆船在现代也有发展的机会。我们在风帆大航海时代落后了,也许有着复杂的历史原因,未必是天生基因的落后。


            IP属地:上海6楼2018-12-17 10:48
            收起回复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查看此楼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8-12-17 17:25
              回复(4)
                建议先看一下贴吧里关于帆装和索具的精品帖,另外推荐一篇论文《风帆空气动力学特性研究实验》,再去查一下船舶的重心,浮心和稳心的意义,然后回来看这篇文章会有不同的感受


                IP属地:河北9楼2018-12-17 19:28
                回复
                  2025-05-18 17:58:30
                  广告
                  邝向荣的中式游艇设计图几年前就见过,不知道现在造出来没有。还有许路也一直在坚持保护传统中式木帆船,尝试建造中式木帆船。这块中国法规上的限制太多,许路实验性质的帆船造出来海试,没走多远就被拦回去了。


                  IP属地:安徽10楼2018-12-17 20:35
                  收起回复
                    第二趟也是在维多利亚港,这是一次环香港岛的比赛。在横风的状况,当时我们的船挂着球帆,已经处于最好的状态,但是一条挂着中式帆的西方帆船竟然从后面追上来,我还来不及拿照相机把它拍下来,它已经一下子走远了。
                    ========
                    这相机放保险柜里了?还是那船超音速了?


                    11楼2018-12-18 17:27
                    收起回复
                      哪位能告诉我这个帆是如何出弧面的。
                      我揣测是像扇子那样,稍稍拢起


                      12楼2018-12-18 17:51
                      收起回复
                        问个问题,中式帆船有轮舵吗?


                        IP属地:福建13楼2018-12-18 18:47
                        收起回复
                          中式帆船的古技术基本停滞在十七世纪初,而这个时代,船只航行技术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了,欧洲的的远洋盖伦船,只要不迷航或者点背撞见大风暴,基本可以随便航行了。
                          而中国的航海科技,到此戛然而止。
                          欧洲则开始了在帆装,船体外形,船壳等等一系列细节上开始进步,所以到十九世纪初时候欧洲帆船已经分工很明确了,而中式帆船还是两百年前军商不分的状态,这种感觉就像黑珍珠对胜利号一样,航行性能也许差不多,但是真的不适合当战船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8-12-30 09:11
                          回复
                            说起来有哪位搞明白一楼那个东西怎么搞了吗?
                            邝博士新船好像是在帆布上做文章,似乎也是国外成熟的带弧度的中国帆的做法


                            15楼2020-11-23 18:3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