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来对论武不大来电,但看到某些大神分析的也是相当透彻,也想谈谈自己的看法。
论武无非就是对角色的实力进行排名,简单点叫武力值,多分析点叫能力,再复杂点叫综合实力,由于秦时明月人物多世界观庞大所以很难给出一套绝大部分人都认可的排名,它不像魔禁,有自己庞大世界观的同时还自带一套实力等级划分,也不像斗罗,虽然会出现越级爆捶的开挂情况,但人家谁开挂谁路人明显的很,而且再变也离不开魂力魂环武魂,秦时明月不同,它武功种类五花八门,你很难看出雪后初晴和长虹贯日到底哪个厉害,它的定位也不一样,有剑客,有法师,因此分析起来会比较困难且难以避免会带来质疑。因此看论武帖子总感觉都说的有道理但又不全对,唯一能确定的一件事就是凡是出现完虐和秒杀这类词的时候,百分之九十是在胡扯,剩下百分之十要么是实力差距确实太大,要么是双方并没有处在同一状态下,比如对方严重受伤或是突袭,简称补刀,然而基本没人论武会论差距明显的,更多的是玩梗。
看了很多论武帖子印象最深的两个词是掌门级和准掌门级,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出现的这两个词,总之这两个词算是绝大部份论武矛盾的源泉,掌门本来是一个门派的领导人,但在论武里就变成了高手的意思,在秦时明月里其实也算合理,但不代表全部,有些门派的掌门以文为主,而有些根本没有掌门或者有多个掌门。前三部的时候我更多是倾向于剑谱排名,虽然不是完全依照,但还是有很强说服力,但随着阴阳家道家等法师系兴起,剑谱第九的晓梦硬刚第六逍遥子不虚,我才发现自己还是太年轻,秦时论武根本没这么简单。
不过几个最基本的设定却也能看出来,第一,年龄与实力息息相关,青年盖聂卫庄与壮年实力差距明显,但并不是越老就越厉害,拿赤松子为例,修为接近天人合一,但还是被逍遥子击败,毕竟体力不再,但内力肯定是超一流的,第二,地位与实力并没有直接联系,这里的地位包括师傅,上司,甚至将军,君王。有些人喜欢将某某门派上一任掌门或者某某头头吹上天,但实际上动漫里并没有明确表示他们之间的强弱关系,之所以会有这种错觉,还是因为师徒原因或是年龄差距产生的错觉,当然阅历和道理基本是长辈要强过晚辈。第三,状态好坏和所用的兵器是否合适会直接影响到战斗的胜负,这其中例子很多,盖聂对苍狼王,卫庄对盖聂,卫庄对燕丹,卫庄对胜七,少羽对龙且,三才阵对阴阳家三大高手,胜七对田赐,盖聂对星魂,高渐离对田赐等等,第四,武功克制,以六魂恐咒最为明显,高手是在一定时间后特殊条件下才会发作,第五,猛虎架不住群狼,即使是农家路人甲,正面硬刚十万个加起来开地泽大阵也一样能把纵横击垮。
在遵循这五点的原则上,就会存在,战斗明明输了,但输的人实力排名却不一定低于赢的人,因此片面的看一场战斗的胜负不足以说明问题,这其中还牵扯到剧情的走向,比如在某一处某某某必须赢,不然没法继续演下去,当然这也是基于两者当时实力相当都有机会的时候。一次严谨的秦时论武,要考虑到这些方面才能对接下来的具体分析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