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我要说的最后一点,也是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功能性。
武士刀在设计时可能没有很多的考虑多功能这一点,我觉得这一点我们和欧洲人们或许真的想在它们前头了,古语有云“剑无一处无用”,而欧洲人也说,功能性是他们在铸剑时很优先考虑的一点。我并不是说功能多就一定好,毕竟功能性不是一切,但我们可以举几个例子来说说有什么是其他刀剑可以做但武士刀做不到的。
我们先拿亲儿子(划掉)看板娘的武器,长剑(双手剑,手半剑,大剑),来做几个比较。
首先,长剑两侧都有刀刃,这意味着你有了更多的攻击手段,比如你做了一次从右肩到左胯的斩击,然后你又原路把剑抬起,这个抬剑的动作同样也可以被视为一次斩击,因为你有两个刀刃,这个动作可能会挑到对方的手。
其次,长剑通常有十字形的剑格,对比武士刀小的可怜甚至有时没有的剑格很是明显,而这样一个剑格,说道可就多了。比如,剑格能很有效的保护持剑者的手,尤其是在沾剑时可以非常有效的防止对手的刀刃滑到自己的手上,要知道在兵击械斗中,持剑的手是很重要的攻击目标之一。剑格还能锁住对方的武器,成为进攻手段,在一些欧洲剑术流派中,正确使用剑格封锁对方是十分重要的。比如在交剑时,用剑身和剑阁迅速抬起对手的武器,并用反刃施割……。而且我想我们也很熟悉剑格的另一些用法,比如配合配种球对对面实施打击或钩取对手的武器……这例子简直举不完。
说到配重球,我十分想请教懂行的大佬,武士刀到底是如何处理刀身平衡问题的,还是说他们根本就没考虑。众所周知,刀的重心越接近持握的位置,挥舞起来就越灵活,你看看人家味精铁王霸的单手剑,都有好好考虑配重的问题。
再说最后一点,常见的武士刀多是打刀,太刀不知为什么不是很常见,即使是在日本也很少人玩。而打刀作为一种双手武器(手半武器)也太短了吧……只有一米的长度,比好多单手武器都短(如迅捷剑,刺剑),双手武器失去长度优势很吃亏的,长剑至少一米二三起步啊……
看我说的武士刀好像一无是处一样,但是事实并非这样。
武士刀在战场上一般作为次要武器使用,但要知道古代兵击不止于两军对垒的战场,还有街头巷尾的械斗,突如其来的刺杀,护卫(俗称走镖),酒馆斗殴等等,你看那日本电影的“杀阵”,有多少是在战场上呢?身处法制不健全的社会,你可能不知道哪一天就需要拔剑自卫,这时你就需要一把便于携带,能够一招制敌,能在各种危急时刻拔出,对付跑来杀你的人手中拿着的匕首还有相当优势的武器。
所以,每一种武器都有它应用的场合和擅长的工作,没有一把武器是万能的,这么简单的道理,我相信大家都是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