沭阳吧 关注:1,013,545贴子:27,035,240

回复:究竟是七十年代好,还是现在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大概是78年以后,日子慢慢算有点起色了,每天早上大草锅里呼沙玉已经吃不完,多余煮熟的沙玉切成条子晒,斤拽拽的,又甜又有口劲。中午栏笼卷子也尽饱,稀饭再也照不出人影了。最喜欢吃的当属是手擀面,乡里习惯叫切面,用红方国菜炸汤,再用蒜臼子阔几陀大蒜就饭,啧啧啧,连汤带水一吃就多。


18楼2018-11-30 15:35
回复


    19楼2018-11-30 15:39
    回复
      2025-09-02 19:43:2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我还是想念以前年的味道,在外打工的大爷大哥回来了,白天在村里聚集地吹牛皮打牌。晚上偷偷摸摸在哪家赌小宝。过年了,心里想着又可以吃到平时不怎么吃的好吃的了。又可以穿新衣服了。又可以看到老老少少到有电视家跟看电影一样坐在一起看。在半夜大人说下雪了,连觉都不睡了,穿好衣服起来,从村东跑到村西看谁也起来玩雪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8-11-30 20:06
      收起回复
        幸福是比出来的。七十年代大家都穷,也就没啥。现在就算衣食无忧,但是如果周围的人都比自己家有钱,就会失落。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18-12-01 05:50
        回复(2)
          过去对快乐体验是人对大自然欣赏和感悟,现在花沉迷于人为操纵电子世界。人与人为了利益,时时机关算尽相互设防,,,


          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18-12-01 06:16
          收起回复
            回忆总是美好的……
            美好是因为曾经的故事,曾经的乐趣,曾经逝去而不再回的青春,尽管是那段清贫的岁月。
            时代在进步了啊,农民不被困死在土地上,能凭智力或体力为自己赚钱,能一样娶嫁城里的女孩男孩。城乡差别小了。
            物质(存在)总是决定意识的,今天人烦恼比以前人多,只是因为今天的物质更丰富了,食饱才会想人生……
            有个现象,经历过那个时代并有拼搏的人往往赞美今天;没有经历过或依赖心强的却常常怨气冲天。
            回忆是甜蜜的,特别是童年,成长的过程是痛苦的,可等老来回头看还是值得品味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18-12-01 08:08
            收起回复
              日嘴,饭都吃不上,有啥好怀念的,怀念70年代的可以移民去朝鲜或者试试两天不吃饭,看看还怀念不?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18-12-01 08:51
              收起回复
                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日子无论如何还要过下去,巧妇也要为无米之炊,怎么办?这就有学问了,会过日子的人家会精打细算,比如把沙玉,萝卜放到地窖里储存好,一直可以吃到来年过清明,还有早晚吃稀,中午吃干,锅贴饼,面条先紧家里壮年人吃,好苦工分啊。这个叫做有计划。另外就是撸榆树叶、槐树花、沙玉藤包棒卢饼,挖七七菜,荠菜包菜饼。再就是赶放场,去队里地头上拾麦穗子,挖残留的小沙玉和胡萝卜,不要小看,这么一来至少增加家庭三成粮食,这叫挖潜增收。秋冬季适合做各种咸菜,青菜梗,萝卜干,梅干菜,酸菜,酱豆,腌大椒,腌黄瓜,腌韭菜,有条件的还能腌点鸭蛋,这么一合起来日子就过的简单而不枯燥了。有些人家不是这样,逮到粮食日跨尺吃,时间不长就傻眼了,这算那个时代的月光族。


                26楼2018-12-01 10:10
                回复(15)
                  2025-09-02 19:37:2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分田到户过后,各家日子慢慢才好起来,这个时候出客坐席才开眼见到什么叫八大碗,就是:鸡、鱼、肉陀子、蛋糕乌子、烧海参、酥鸡、烧皮肚还有糖肉。这里面最洋气的是烧海参,配上黑木耳、熟鸡蛋白子,青菜,再放上骨头汤,一出锅那色香味,不说咧。最诱人的是糖肉,扣碗底下放点红绿丝,码上三指头宽的五花肉片,再浇满糖蜜卤汁,上大蒸笼蒸上两小时,等端上桌子时候,肉片精丝透亮,夹起来颤颤巍巍,放嘴里那叫一个舌尖上的中国啊!


                  27楼2018-12-01 10:29
                  回复


                    28楼2018-12-01 10:33
                    回复
                      城里虽说日子相对好过点,也只能是吃饱肚子,有米吃,有油吃,还有雪白的糟面饼,这已经足够了。零食很稀缺,有个邻居家小孩多,大人只好把面饼放在竹篮子里挂在房梁上,要不晚上回家早就一扫光了。走亲戚的偶尔会带包小果子,小麻园,骨牌酥或者条酥,这是要幸福几十年的回忆了。


                      30楼2018-12-01 15:34
                      回复
                        提到住,城区当时多数是瓦房,但是墙体有区别,有的人家是砖头砌墙,有的人家墙拐和门口是砖头砌的,当中还是土藉墙,俗话叫四鸡腿,砖保门。有砖墙家院的不多,很多人家就是棍枝子夹夹,弄个小板门,跟现在乡村的菜园帐差不多,四下漏光,挡君子不挡小人罢了。乡村清一色土房子,又矮,又暗,关键还不通风,好处就是冬暖夏凉。夏天树荫凉下拖个小条席就能睡觉,冬天没有多少铺盖,就抱点新麦壤铺席子下面,很是暖和。后来渐渐条件好了,城区就经常发生盖房子留滴水檐的邻里纠纷,自己盖到边让别人无路可走,人性的贪婪和无耻就渐渐堂而皇之了。


                        31楼2018-12-01 15:54
                        回复
                          为啥怀念过去?去过有点好处就是人没有坏的彻底


                          来自Android客户端32楼2018-12-01 17:34
                          收起回复
                            人心变了。物质基础也变了,不好对比,但是有一点,短视的人越来越多。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3楼2018-12-01 18:18
                            收起回复
                              2025-09-02 19:31:2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楼主应该说的是:78年~88年左右出生的人,那个年纪的人最快乐,虽然穷,但是那时已经能吃饱、吃好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35楼2018-12-01 19:0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