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徕卡的杂志上(那时还是胶片时代,感觉这段文字就是针对APS系统的)提到过这个问题,而且解释得很清楚。。。前面半篇说的是“等效视角”,我就不打出来了,直接后半段:
和物理焦距不同,光圈(F值)是相对值,不是绝对值,除非用控制变量法,否则难以进行“等效”换算。
一是“等效虚化”,分为两个方面:
1.用相同参数的镜头,APS画幅想要得到全画幅的视角,必须后退;后退导致拍摄距离变长,则虚化自然不如全画幅。
2.相同的拍摄距离,APS画幅想要得到全画幅的视角,必须使用焦段更广的镜头;那么在同光圈、同摄距下,焦段越广,虚化也越弱。
二是“等效通光量”,APS画幅镜头形成的像场面积小于全画幅镜头,所以同焦段、同光圈的APS镜头,通光量肯定小于全画幅镜头。
三是“等效受光量”:相同参数的镜头,它的通光量是不变的;那么在它形成的像场中,APS画幅胶片的感光面积小于全画幅,受光量自然也不如全幅。(这一点,我感觉在数码时代同样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