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让我给麦当劳的销售提一些什么建议的话
我想说,中国的麦当劳相比于国外的处境,除了速食店的成分在里面,更多的成分是充当一个人流的休息栈。我注意到,在上午、中午和晚上餐点,麦当劳的主要消费者是上班族和学生,他们往往看上去很急,在店内不会逗留超过10分钟。
而在麦当劳的其他时间内,店里坐着的是学生、白领,他们往往在工作、面试、写作业或者玩手机,他们单纯的只是坐在店内娱乐休息,因为麦当劳的装修环境还不错。但问题是,他们基本上都不会消费太多。因为麦当劳提供的餐点多是主餐,要不就是各种炸鸡零食大礼包,这些餐点一点都不适合单独享用,也很难当做零食,因为它看上去更像带回家全家一起分享。(我估计麦当劳的麦香鸡盒销量一定一塌糊涂),他们做在店内,真的只是需要一份薯条带一杯可乐或者咖啡,那种耐吃却又不太贵的零食。
麦当劳的绑销战略提高了销售额,却又降低了这种情况下单独购买薯条和可乐的顾客,既然星巴克是高端用户的休息栈,麦当劳为什不做普通用户的休息栈?
如果麦当劳能推出一款廉价的薯条带饮料套餐,我想甚至都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屏蔽星巴克。
讲真麦当劳的国际化以及适应能力需要一定自我反思,是时候考虑考虑只有自己零头的肯德基能在中国市场上乱干麦当劳的原因了
我想说,中国的麦当劳相比于国外的处境,除了速食店的成分在里面,更多的成分是充当一个人流的休息栈。我注意到,在上午、中午和晚上餐点,麦当劳的主要消费者是上班族和学生,他们往往看上去很急,在店内不会逗留超过10分钟。
而在麦当劳的其他时间内,店里坐着的是学生、白领,他们往往在工作、面试、写作业或者玩手机,他们单纯的只是坐在店内娱乐休息,因为麦当劳的装修环境还不错。但问题是,他们基本上都不会消费太多。因为麦当劳提供的餐点多是主餐,要不就是各种炸鸡零食大礼包,这些餐点一点都不适合单独享用,也很难当做零食,因为它看上去更像带回家全家一起分享。(我估计麦当劳的麦香鸡盒销量一定一塌糊涂),他们做在店内,真的只是需要一份薯条带一杯可乐或者咖啡,那种耐吃却又不太贵的零食。
麦当劳的绑销战略提高了销售额,却又降低了这种情况下单独购买薯条和可乐的顾客,既然星巴克是高端用户的休息栈,麦当劳为什不做普通用户的休息栈?
如果麦当劳能推出一款廉价的薯条带饮料套餐,我想甚至都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屏蔽星巴克。
讲真麦当劳的国际化以及适应能力需要一定自我反思,是时候考虑考虑只有自己零头的肯德基能在中国市场上乱干麦当劳的原因了